拂菻
古国名。魏、晋、南北朝时称大秦、普岚、伏卢尼,唐始称拂菻。又作拂临或拂懔。指东罗马帝国及其所属西亚地中海沿岸一带。唐《慧超往五天竺传》记有大、小拂临,似以君士坦丁堡一带为大拂临,以小亚细亚为小拂临。贞观、乾封、大足、景云、开元、天宝年间皆遣使来唐。《宋史·外国传》中之拂菻则指塞尔柱突厥人统治下的小亚细亚一带,宋元丰、元祐时,也曾来使。
古国名。魏、晋、南北朝时称大秦、普岚、伏卢尼,唐始称拂菻。又作拂临或拂懔。指东罗马帝国及其所属西亚地中海沿岸一带。唐《慧超往五天竺传》记有大、小拂临,似以君士坦丁堡一带为大拂临,以小亚细亚为小拂临。贞观、乾封、大足、景云、开元、天宝年间皆遣使来唐。《宋史·外国传》中之拂菻则指塞尔柱突厥人统治下的小亚细亚一带,宋元丰、元祐时,也曾来使。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夏官府武藏中大夫属官。正二命。下设司袍袄下士以佐其职。隋开皇元年(581)罢。
书名。南宋朱熹的著作汇编。清李光地、熊赐履等奉敕编纂。六十六卷。初刻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以“御纂”名义颁行。系将朱熹文集、语录等摘抄、整理,分为十九门,以类相次,汇辑而成。编者自谓此书于朱熹原
官署名。金代置,掌酿酒及税收。设于京都及真定以外、课二万贯以上之地。课及十万贯以上设使、副使、小都监各一员,司吏三人;五万贯以上者设使、副使各一员,司吏三人;二万贯以上设使及都监各一员,司吏二人。设于
书名。战国齐邹衍撰。《汉书·艺文志》著录五十六篇,列于阴阳家。颜师古注:“亦邹衍所说。”刘歆《七略》:“邹子有《终始五德》,从所不胜,土德后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五德相克相生,周而
书法歌诀。唐卢携撰。作者自称师法虞世南,乃取《翰林隐术》及王羲之《笔势论》、徐浩《论书》、《窦臮字格》、《永字八法势论》,删繁选要,首叙书法传授源流,下分八目,可供学书者参阅。
官名。三国魏置,为杂号将军,后罢。南朝梁复置,为十忠将军之一,大通三年(529)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六班。陈沿置,改为拟六品,比秩千石。
一作狐父城。在今安徽砀山县南。曹参击秦将司马欣军砀东,破之,取狐父,即此。
古代传统金属工艺技术。把黄金锻成金箔,剪成碎片,在坩埚中加热至400℃左右,然后倒入汞,经搅动使金溶解于汞中,制成银白色泥膏状金汞剂,俗称“金泥”。将金泥涂在器物上,以炭火烘烤,使汞蒸发逸走,黄金滞留
文书名。北魏记载将士军功勋劳的文书,因其写于黄素之上,故名。
官名。又称舆尉。春秋晋置,大夫爵。晋国军制,上、中、下三军皆设军尉,掌供将、佐的驾车御官及训练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