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提花机

提花机

又称花机、花机子。一种人力纺织机械。装有能个别升降各根经纱的提花机构,可用于织造复杂的大花纹织物。商代已使用手工提花法。战国时期出现多综多蹑提花机。《西京杂记》:汉昭帝末年,陈宝光妻已使用一百二十蹑的多综多蹑提花机。三国时的马钧将多综多蹑提花机改革成十二蹑,使用操作简易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这种提花机直到近代仍有使用。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绒圈锦说明,汉初已使用束综提花机。东汉王逸《机妇赋》记载了束综提花机。到宋代,这种提花机已发展得相当完善,见南宋楼《耕织图》。在元薛景石《梓人遗制》及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均有记述。这种提花机自战国秦汉出现以来,直到十八世纪末,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猜你喜欢

  • 周孝王

    西周王。姬姓,名辟方。周恭王之弟。一说懿王弟,名方。继懿王而立。曾任命非子为王室牧马,封于秦邑(今甘肃天水东北),后发展为秦国。

  • 任王

    金代封爵,小国一字王号。太祖妃萧氏子隈可受封。又,卫绍王六子中有任王。

  • 室宿

    ①星官名。亦称营室,定。二十八宿之一。北方玄武七宿的第六宿。有星二颗,即飞马座α,β两星。《国语》:“农祥晨正,日、月底于天庙。”韦昭注:“天庙,营室也。”《诗·鄘风》:“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

  • 达成馆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盛宣怀奏请在上海、京师设立。专授英法语言文字、法律、公法、政治、通商诸学。两馆学员各以三四十名为限。京官取编检、六部司员,外官取候补候选州县以上、府道以下者,并令京官

  • 奉议郎

    官名。唐代始置,为从六品上文散官。五代、宋初因之。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初改奉直郎。元丰改制复置,为正八品文臣寄禄官,取代旧寄禄官太常、秘书、殿中丞和著作郎。

  • 德治

    儒家政治思想。强调重视道德教化,反对单靠政令、刑罚治国。《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认为政令、刑罚虽可使民“不敢为恶,而为恶之心未尝忘也”(《论语

  • 殷墟铸铜遗址

    殷代重要铸铜遗址。1959年发现于河南安阳殷墟小屯,面积约1万平方米。发现有与冶铸有关的建筑遗址、熔炉残壁、木炭和大量泥范。泥范多用以铸青铜礼器、最大一块方形泥范残长达1.2米。该遗址自武丁早期沿续至

  • 范拱

    金济南(今属山东)人,字清淑。北宋末进士。刘豫降金,建齐国,任中书舍人,上《初政录》十五篇。后任尚书左丞,兼门下侍郎。谏止行什一税以减民困。齐废,金梁王宗弼领行台省事,为官属,又请求减税三分之一。大定

  • 杨鼐

    明云南太和(今大理市)人,号敬庵。白族。弘治二年(1489)举人,官至黄州府(治今湖北黄冈)通判。著有《南诏通记》十六卷,已失传。

  • 邑宰

    官名。(1)春秋时卿大夫家邑之长。《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2)春秋时县令通称。《通典·州郡下·县令》:“县邑之长曰宰、曰尹、曰公、曰大夫,其职一也。”晋谓之大夫,鲁、卫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