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文殊山石窟

文殊山石窟

北魏石窟。在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西北部文殊山山谷中。传说文殊菩萨曾居此山,因而得名。洞窟大多分布在前后两山崖壁上,现存窟龛十多个,多已残破。千佛洞、万佛洞两窟较为完整,均属早期北魏支提窟。塑像虽经后代重修,但尚保存早期塑像艺术风格。壁画色彩艳丽,风格典雅。

猜你喜欢

  • 子孙丁

    清代部分地区对人丁的称呼。清制,每五年编审一次人丁,十六岁至六十岁的男子为人丁,交纳丁银,承服徭役。但在许多地区,人丁编审流于形式,幼壮长成不与加丁,老病故绝也不与除减,每户丁数俱沿袭旧数,祖孙数代在

  • 西畴人

    云南境内发现的古人类化石。1965年发现于西畴县东南的仙人洞中,共有牙齿五枚,分属不同个体。体质特征接近现代人,在人类发展史上属“智人”阶段。洞穴中伴生动物化石有华南豪猪、猕猴、长臂猿、猩猩、灵猫、云

  • 黄宗宪

    约1840—约1910清湖南新化人,字玉屏。生于经学世家,自幼嗜算,苦乏师承。同治十年(1871)在长沙追随丁取忠,学始进,成为《白芙堂算学丛书》最主要的助编者,并改进了大衍求一术算法。光绪二年(18

  • 贾士芳

    ?—1730清人。先为北京白云观道士。雍正七年(1729)受怡亲王允祥之荐入宫,寻遣出,游河南。次年又受浙江总督李卫之荐,再入宫为世宗治病,初见效,被称为“异人”,寻因世宗疑其操纵病情,以为大逆不法,

  • 北宋

    朝代名。自建隆元年(960)宋太祖赵匡胤代后周称帝,至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兵攻入京师开封(今属河南),史称北宋。历九帝,凡一百六十七年。参见“宋②(1)”。

  • 朱靖甸

    ?—1895清河南安阳人。咸丰进士,以知县即用。同治二年(1863)任清苑知县,治水利,建新闸,并手定启闭章程。后累迁至湖南岳常澧道。光绪二十一年(1895)擢直隶按察使,署布政使。清廉自持,遗产仅足

  • 画图中法和战曲直记

    书名。清“有心时事人”辑。三册。凡《圣朝圣事》、《中法传略》、《中安法和战曲直记》三篇。辑录中法战争期间谕旨、和约、照会、奏疏等。其末篇录光绪十年(1884)四月至八月军报,内载中外报纸新闻。采摘详审

  • 常升(昇)

    明凤阳怀远(今属安徽)人。常遇春次子。洪武二十一年(1388)封开国公。数出练兵,加太子太保。死于永乐初,一说因蓝党之案被杀。亦有建文末与燕军战死于浦口之说。

  • 皮日休

    约834—约883唐襄阳(今属湖北)人,字逸少,又字袭美。早年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间气布衣、醉吟先生等。咸通进士。历任著作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军,为翰林学士。兵败后,不知所终,或说

  • 司救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司救置,北周沿置。地官府师氏中大夫属官。正三命。下设司救中士以佐其职。隋开皇元年(581)罢。参见“司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