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斡脱钱

斡脱钱

见“斡脱”。

猜你喜欢

  • 书记官

    官名。清光绪间置,掌文书案牍。外务部、新陆军、国子监及川滇边务大臣属下皆置,又分为一、二、三等。详见“一等书记官”、“二等书记官”、“三等书记官”。

  • 荀蕤

    东晋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字令远。荀崧子。起家秘书郎,稍迁尚书左丞。为简文帝所器重。时平北将军桓温平蜀,朝议欲封以豫章郡。乃言于帝以为不宜,乃止之。出补东阳太守,除建威将军、吴国内史,卒官。

  • 闾府

    官署名。春秋战国置。管理闾里文件档案之所。

  • 乌贪訾离

    汉西域地名。王治于娄谷,在今新疆呼图壁县南呼图壁河河谷一带。属西域都护。三国以后,并属车师后部。

  • 官生

    ①明清国子监监生名目之一。相对于民生而言。明代的官生,包括在国子监学习的品官子弟、勋戚子弟,以及云南、四川等地的土司子弟(亦称土官生),日本、琉球、暹罗等国的海外学生。清代的官生,包括文武品官子弟,宗

  • 兰陵王入阵曲

    见“大面”。

  • 给事郎

    官名。晋、南朝梁置,职掌不详,一说即给事黄门侍郎省称。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尚书省吏部置,八郎之一,正八品上,为散官番直,常出使监察。大业三年(607)罢,并取其名置于门下省,位黄门侍郎下,员四人,

  • 四望矶

    地名。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定淮门外四望山下,西临长江。《晋书·温峤传》:东晋咸和三年(328),温峤讨苏峻,于此筑垒。

  • 部推

    明代选官制度。京官太常卿以下官职空缺,多由吏部推举,再加任用。京营大号头官以上军官,则多由兵部推举。

  • 奏谳掾

    官名。属廷尉,助决狱。《汉书·兒宽传》:张汤为廷尉,“以宽为奏谳掾,以古法义决疑狱,甚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