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县
①西汉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封王弃之为新市侯于此。元光四年(前131)改为县。属中山国。治今河北正定县东北新城铺。三国魏废。西晋复置。隋大业初废入九门县。义宁元年(617)复置。属九门郡。唐武德五年(622)废入九门县。②东汉初置南新市县,属江夏郡。以别于中山国的新市县,故名。治今湖北京山县东北。南朝宋改名新市,西魏改名富水。
①西汉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封王弃之为新市侯于此。元光四年(前131)改为县。属中山国。治今河北正定县东北新城铺。三国魏废。西晋复置。隋大业初废入九门县。义宁元年(617)复置。属九门郡。唐武德五年(622)废入九门县。②东汉初置南新市县,属江夏郡。以别于中山国的新市县,故名。治今湖北京山县东北。南朝宋改名新市,西魏改名富水。
官名。清末礼部属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置。左、右各一人,正四品,简任。佐尚书、侍郎奉行典礼,审议各司重要事务,总核征收地租及一切公产等。宣统三年(1911),礼部改典礼院,遂省。
历(歷)秦置。治今山东济南市。因城东南历山(今千佛山)得名。西汉属济南郡,东汉属济南国,西晋永嘉后为济南郡治,南朝宋元嘉中又为侨冀州治,北魏皇兴三年(469)为济南郡及齐州治。隋大业初为齐郡治。唐武德
阶官名。北宋政和二年(1112)改军器库副使置,为医官阶官,从七品。金代置为正八品下太医官。元代正七品,为太医散官。
书名。三国魏文帝曹丕撰。原文凡五卷,二十篇,曾刊刻于都城洛阳太学内。后因石碑毁废,仅存《自叙》和《论文》两篇。其中《论文》分析文人相轻原因,评价“建安七子”之作,强调文章应以“气”为主,认为文章乃经国
见“子合”。
十六国时人。神玺二年(398),北凉段业筑西安城(今甘肃张掖东南),以之为太守,寻为后凉吕纂所败。迁镇军将军。天玺三年(401),沮渠蒙逊起兵反业,率部归附。蒙逊立,拜辅国将军。永安三年(403),率
958—1023北宋孟州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字道济。太平兴国进士。补大理评事、通判峡州,稍迁三司度支判官。淳化中,与黄裳等请立许王元僖为太子,因贬岭外。真宗即位,进比部员外郎,稍迁枢密直学士、权判
官名。(1)掌宗庙祭祀祷告之赞辞。殷代始置。《殷虚文字甲编》第三九一六片:“贞祖丁祝用,王受年。丁丑卜,贞其求年于河,祖丁祝用。贞祝用。
九锡器物之一。九锡原为帝王专用,汉代以此赐与有特殊功勋的贵族、重臣。据《汉书·王莽传》,平帝时王莽秉政,以策命拜受九锡,其一即为“纳陛”。颜师古注引孟康曰:“纳,内也,谓凿殿基际为陛,不使露也。”
战国时齐国人。齐湣王时,韩珉相齐,曾欲逐之,因他与楚顷襄王相善,恐其入楚为患而罢。见《战国策·韩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