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方舆

方舆

①战国宋邑。在今山东鱼台县西。后为齐、魏、楚所占。《战国策·秦策四》:“魏氏将出兵而攻留、方舆、铚……,故宋必尽。”秦置为县。北齐天保中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唐宝应元年(762)改为鱼台县。②郡名。因方舆邑得名。公元前284年前,魏攻取该地后置。辖有今山东嘉祥以南至江苏丰县一带。③犹舆地。古人认为地载万物,如同车舆,故以“方舆”指地。后人将地理学称为“方舆之学”。宋时祝穆有《方舆胜览》,清代顾祖舆有《读史方舆纪要》。

猜你喜欢

  • 荆门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荆门军置。治当阳县(今湖北当阳市)。次年移治长林县(今湖北荆门市),降为州。属河南江北行省。

  • 兴宁

    晋哀帝年号(363—365)。凡三年。

  • 储蓄司

    官署名。清末陆军部海军处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三年(1907)拟设储蓄司,三十四年正式成立。掌海军收支经费,购置服装,存储军粮及一切物品事。辖会计、服用、屯积三科。置司长一人,承发官一人,科长三人,科员九

  • 阿拉善额鲁特部

    又称西套额鲁特。为清代阿拉善额鲁特旗札萨克和硕亲王游牧地,在贺兰山以西。系和硕特拜巴噶斯、顾实汗后裔部属。康熙二十五年(1686),顾实汗之孙和罗理请给牧地,清廷命于宁夏、甘州边外(即今内蒙古阿拉善左

  • 宁番卫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置苏州卫,二十六年改为宁番卫。治今四川冕宁县。属四川都司。二十七年改属四川行都司。辖境相当今冕宁、喜德二县地。清雍正六年(1728)改为冕宁县。

  • 登仕佐郎

    官名。金代始置,为文散官,从九品以上。元代沿置,改从八品,敕授。明代为从九品,敕授。清代为文职从九品封赠。

  • 缯县

    本春秋缯国,秦置县。即今山东苍山县西北鄫城。《史记·货殖列传》:“朐、缯以北,俗则齐”,即此。东汉为侯国。西晋永嘉后并入即丘县。秦、西汉属东海郡,东汉、魏、西晋属琅邪国。

  • 出使蒙古记

    见“卢卜鲁克”。

  • 花蕊布

    西域特产的棉织品。龟兹所产尤佳,用以代钱货。大中祥符三年(1010)龟兹王遣使索廷福、翟进等贡之于北宋。高昌、于阗亦有此产。宋使王延德使高昌,记其地有“白㲲绣纹花蕊布”,即在棉布上绣以花

  • 谕祭文

    清制,王公大臣死后奉旨赐祭者,皇帝赐给祭文,称谕祭文。由礼部行文翰林院撰拟,进呈皇帝钦定,再交礼部转行。初制,满、汉两体兼备,乾隆四十九年(1784)规定祭汉大臣者专用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