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明良论

明良论

篇名。清龚自珍著。四篇。作者二十二、三岁时撰。反映其早年政治思想之代表作。抨击封建官僚集团庸碌无能,“尽奄然而无有生气”,谴责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天下无巨细,一束之于不可破之例”。反对“用人论资格”之封建选官制度,认为是导致官僚集团腐败无能之重要原因。提出“更法”的要求。收入道光三年(1823)自刻本《定盫文集》所附《少作》与宣统元年(1909)国学扶轮社本《龚定盦全集》。

猜你喜欢

  • 阳明学派

    亦称姚江学派。信守王守仁学说之学派。以“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为主旨。明隆庆前后,阳明学风靡一时,门弟子遍天下。分支派别甚多,有浙中王门的徐爱、钱德洪、王畿;江右王门的邹守益、聂豹、罗洪先;南中王门的

  • 黄草峡

    地名。在今重庆市涪陵区西。杜甫诗:“黄草峡西船不归”,即此。

  • 司稼寺

    官署名。即司农寺,唐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司农寺。

  • 石片

    从石块上打下的片状小石块。石片多被进一步加工成带锋刃的工具,如刮削器、尖状器等,称为石片石器。

  • 观象历

    历(曆)即“元和观象历”。

  • 沁州

    ①隋开皇十六年(596)于故义宁郡地置,治沁源(今属山西)。大业二年(606)省。义宁元年(617)复置义宁郡,唐武德元年(618)改为沁州。天宝、至德时曾改为阳城郡。辖境约当今山西太岳山东南,沁河上

  • 吃漕米

    清代俗谓刁徒、地棍、恶劣绅监包揽漕粮收兑,敲诈纳粮户之恶行。

  • 军咨府

    官署名。宣统三年(1911)改军咨处置,为陆海军总参谋部。设军咨大臣二人,主掌府事,以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或从一品陆军正都统充,特简。下辖六厅二局:总务厅,综领本府人员考工、秘书、会计众务,以军

  • 灰口铁

    生铁品种之一。始见于西汉,山东滕州皇殿岗战国西汉冶铸遗址出土的铁块、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轴承,都是灰口铁制品。其中的碳大部或全部以条块状自由石墨态存在,故其硬脆性较白口铁、麻口铁低,且具有良好的耐磨和润

  • 张伟

    ?—约460北魏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南)人,字仲业,小名翠螭。 通经书, 在家教授。 神䴥四年(431),为太武帝征聘至平城,授中书博士。转散骑常侍,与司徒崔浩等同修国史。奉使北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