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粮
明军士兵、舍人、余丁、军匠每月向官府支取之粮。供本人及家属生活之需。因时、地、军以及有无家小之不同,标准为三斗至一石五斗不等。所支有本色米、布、青稞,有折色钞、布等。另外,监生、吏员亦有月粮。清代亦沿此称,然支粮对象、数量与明代略有不同。
明军士兵、舍人、余丁、军匠每月向官府支取之粮。供本人及家属生活之需。因时、地、军以及有无家小之不同,标准为三斗至一石五斗不等。所支有本色米、布、青稞,有折色钞、布等。另外,监生、吏员亦有月粮。清代亦沿此称,然支粮对象、数量与明代略有不同。
书名。北宋杨时撰。四十二卷。分为书奏、表札、讲义、经解、史论、启记、序跋、语录、答问、辨、书、杂著等。书奏、表札多论时政,攻击王安石变法。继承二程思想,主张“致知必先格物”。
996—1031辽后族。字苏隐,一名昌裔。萧恒德之子。父母早亡,养于宫中。娶秦晋国王耶律隆庆之女,拜驸马都尉。为殿前都点检,出为国舅详稳、武定军节度使。太平五年(1025),为契丹行宫都部署。九年,东
见“简”。
明宪宗朱见深语录汇编。刘吉等编纂。弘治四年(1491)成书,与《明宪宗实录》同进。十卷。万历三十年(1602),吕本校订刊印,改为三卷。凡六十三子目,前有明孝宗序。参见“皇明宝训”。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云南省垣五华书院旧址设立。陈灿任总办,陈荣昌任总教习,分理财、兵学、交涉三科,教习从留心时务之科举中人选聘。三十年选派教习往京师大学堂及日本、欧美学习,以提高教育质
官名。明洪武三年(1370)于各王府分置,各一人,从二品,以辅弼诸王。九年罢。
清初太湖地区以农民、渔民为主的起义军。顺治二年(1645),清军占领江南后,太湖地区赤脚张三、毛二、沈泮等相继起义,参加者头缠白布为号。以淀山湖、长白荡、澄湖为根据地,出没于苏州、宜兴、松江等地,抗击
宋代指官员实际年龄。参见“官年”。
官名。五代、宋代军一级统兵官,位在都指挥使下。
又名也克吉儿。元河西人。右丞相乞台普济之子。二十二岁时从武宗于北庭,以勇武著称。武宗即位,授资德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唐兀卫亲军都指挥使,又进知枢密院事。至大元年(1308),兼仁虞院使,拜御史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