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莘氏
莘又作辛、㜪、姺、侁。相传禹之母女志为有莘氏之女,伊尹曾为有莘氏媵臣(《史记·殷本纪》)。其故地在今山东曹县北。
莘又作辛、㜪、姺、侁。相传禹之母女志为有莘氏之女,伊尹曾为有莘氏媵臣(《史记·殷本纪》)。其故地在今山东曹县北。
1817—1882清河南武陟人,字旭初。道光进士。咸丰八年(1858)授顺天府丞。十年以左副都御史衔督办团练,镇压捻军。提出“平捻方略”,授礼部侍郎。同治四年(1865)援救僧格林沁不力,被革职。七年
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宇文㢸孙。贞观中,为尚书右丞,明习法令,以干练著称。永徽二年(651),迁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次年,代于志宁为侍中。坐与房遗爱友善,贬死桂州。
西周武王时青铜器。1976年于陕西临潼(今西安东北)出土,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深腹,圈足下有方座,双耳有珥。腹部及方座以云雷纹为地,上饰兽面纹。器内底有铭文三十二字,大意是:周武王伐商,在甲子
即“屈利啜”。
成一作城。西汉置。即今山东肥城市。西晋废。北魏复置。唐贞观元年(627)又废。元至元十二年(1275)复置。西汉属泰山郡,东汉、三国属济北国,北魏、东魏为东济北郡治,北周为肥城郡治,隋先后属济州、济北
地名。即今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县治。清代为云南开化府南部边防军驻地。乾隆中设河口卡,属八寨汛(驻今马关西部之八寨)。道光间升为河口汛。光绪三十三年(1907)设河口汛督办,下辖六汛长。
官名。又称司士参军,省称司士。唐武德初改司士书佐置。掌津梁、舟车、舍宅、百工众艺之事。三都、六府各置二员,为士曹长官,正七品下;上州各置一员,从七品下;中州各一员,从八品下。宋代亦置,无职掌,用为特恩
官府发给每户的户口凭证,由居民自行保管。宋代已行之。帖上开列该户应缴纳的税租数,并详细开列该户所有田地房屋的土色、亩步、间架、方位、四至等。元代官府于括户之后发给,钤有官印,注明该户的丁口、资产、承担
橑一作轑(《资治通鉴·秦纪一》)。战国赵地。即今山西左权县。《史记·秦始皇本纪》:十一年(前236),“王翦攻阏与、橑阳”,即此。
?—1622明人。天启时在山东临沂艾山起义,自称安民王,聚众二万余人。天启二年(1622)被官军捕获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