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扬
清湖南安仁人。咸丰二年(1852)在长沙参加太平军,后隶李秀成部。十年,随军破江南大营,占常州、苏州等地,封裨天义。次年从李世贤入浙,克龙游,擢忠裨天将。同治元年(1862),留守浙东汤溪。封宗王。三年,为叛徒出卖,被俘死难。有口供(即《李尚扬自述》)。
清湖南安仁人。咸丰二年(1852)在长沙参加太平军,后隶李秀成部。十年,随军破江南大营,占常州、苏州等地,封裨天义。次年从李世贤入浙,克龙游,擢忠裨天将。同治元年(1862),留守浙东汤溪。封宗王。三年,为叛徒出卖,被俘死难。有口供(即《李尚扬自述》)。
器名。又称席篷。用竹叶、篾片、棕榈枝叶及芦苇等天然植物编织而成的帆。晋木华《海赋》中,有“于是候劲风,揭百尺,维长绡,挂帆席”之句,帆席即为用席做的帆。又宋陆游《剑南诗稿·舟中作》有“蘧蒢作帆三板船”
官署名。清后期,各省州、县官所不能处理的重要诉讼案件,由督、抚委派候补官审讯,为非正式审讯机关。
官名。西晋置,隶大鸿胪,掌皇家园林、温泉。东晋省。北齐复置,为园池署长官,隶长秋寺,有丞为副。
西班牙与清政府订立的条约。光绪三年十月十三日(1877.11.17),由总理衙门大臣沈桂芬、毛昶熙等与西班牙驻华公使伊巴理(Carlos Antonio de Espana,? —1880)签于北京。
金中都(今北京)人,本姓郭。卫绍王大安三年(1211),蒙古成吉思汗军攻中都时,应李雄募从军抗蒙,人称郭大相公,所部兵称花帽军。宣宗贞祐三年(1215),赐姓完颜,授永定军节度使,改知济南府事,权山东
官名。即太子率更令,唐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率更令。
书名。唐杨时撰。二卷(一作三卷)。记述文宗大和九年(835)“甘露之变”经过。已佚。《资治通鉴考异》有征引。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佐乡大夫下大夫掌本乡事务,其下设乡正中士。正三命。隋开皇元年(581)罢。
篇名。三国魏邓艾著。魏正始二年(241)司马懿为准备灭吴,令尚书郎邓艾巡行淮水流域。邓艾以为田良水少,不足以尽地利,宜开河渠,可以大积军粮,又通漕运之道。于是著《济河论》以喻其旨。
西汉置。治今江苏涟水县西。属临淮郡。《水经·淮水》:“又东至广陵淮浦县入于海。”郦注引应劭曰:“浦,岸也。盖临侧淮濆,故受此名。”东汉属下邳国。魏、晋属广陵郡。南朝宋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