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书下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春官府外史下大夫属官,员十二人,掌书籍文字的校正,正一命。北周沿置。隋开皇元年(581)罢。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春官府外史下大夫属官,员十二人,掌书籍文字的校正,正一命。北周沿置。隋开皇元年(581)罢。
①储藏粮食的机构。战国齐等国置。有“左廪”、“右廪”之分。②廪人之省称。
官名。三国魏元帝咸熙二年(265)于晋王司马昭相国府置,统兵,位在骁骑将军、左右长史之上。司马炎即晋王位后,分为左、右卫将军。十六国前凉、后燕仍置。南朝梁天监六年(507)复置,以尚书右仆射王茂为之。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汉、晋故城东二十里(汉里),今偃师市西。东汉置鸿池丞一人主之(《续汉书·百官志》)。《后汉书·安帝纪》:永初三年(109)三月,京师大饥,“诏以鸿池假与贫民”;《桓帝纪》:元嘉三年(1
书名。唐郭修撰。一卷。已佚。《资治通鉴考异》有征引。
书名。清允禄、弘昼等编辑。一百五十九卷。按年月编定世宗经内阁发出的谕旨,每月一卷,反映雍正朝史事。始成于雍正九年(1731),续成于乾隆六年(1741)。有内府印本。
中医名词。中医辨证施治中八纲辨证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人体的正气不足,抗病能力减低或各种生理机能衰退的证候。《素问·通评虚实论》曰:“精气夺则虚。”临床表现可分为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等不同证候。
唐官名。亦称置顿使。掌皇帝出行时沿途食宿事务。
官库名。北宋元祐三年(1088),改封桩钱物库置,属尚书省左右司,掌收储江南、荆湖、福建、成都府诸路运至京师之封桩钱物。
书名。清陆陇其著。十二卷。作者官直隶灵寿(今属河北)知县时,常与诸生讲论《四书》,“或述先儒注解,或自抒所见”(《松阳讲义自序》),积久得一百十八章,汇成此书。因灵寿为古松阳地,故名。宗奉并发挥朱熹之
1541—1617明福建连江人,字季立,号一斋。诸生。早年在俞大猷幕下,后随戚继光平定倭乱,出守古北口,任蓟镇游击将军,在镇十年。去职后周游四海。晚年埋首著述,研究音韵,阐明语音因时因地而变迁。治学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