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格尔传
书名。厄鲁特蒙古长篇英雄史诗。初口头流传于“林木中百姓”间,后以托忒文整理成书。使用厄鲁特民间口语,反映人民反对部落战争,及对“宝木巴”(北方天堂,和平幸福的国度)的歌颂。对厄鲁特人习俗、服饰、建筑均有生动描绘。为研究厄鲁特社会的珍贵史料。有内容分为十三章和十五章的两种版本。汉文有编译本《洪吉尔》。俄国、日本、德国亦有译本。
书名。厄鲁特蒙古长篇英雄史诗。初口头流传于“林木中百姓”间,后以托忒文整理成书。使用厄鲁特民间口语,反映人民反对部落战争,及对“宝木巴”(北方天堂,和平幸福的国度)的歌颂。对厄鲁特人习俗、服饰、建筑均有生动描绘。为研究厄鲁特社会的珍贵史料。有内容分为十三章和十五章的两种版本。汉文有编译本《洪吉尔》。俄国、日本、德国亦有译本。
?—1629又名王异。明末人。陕西农民起义首领。崇祯元年(1628)在陕南举义,称大梁王,拥众四百人。一度攻克略阳,进逼汉中,俘获关南道中军王首成。二年为商洛道刘应遇所败,被俘杀于西乡、紫阳境内之大石
战国时人。初仕秦。秦昭王时为五大夫。昭王十三年(前294)秦相魏冉欲诛之,遂去秦奔魏。后至齐。齐湣王欲与秦结好,任其为相。力主齐、秦联和,遭孟尝君田文所嫉。后因孟尝君与秦穰侯魏冉合谋,使秦伐齐,破坏联
又称祭仲足、祭足。春秋时郑国人。事郑庄公为卿。郑庄公三十七年(前707)率左拒之师参与繻葛之战,大败周桓王。四十三年,郑庄公死,他立庄公太子忽,是为昭公。旋被宋人劫持,归后被迫改立公子突,即厉公,昭公
书名。战国楚南公撰。《汉书·艺文志》著录三十一篇,列于阴阳家。《太平御览·逸民部》袁淑《真隐传》曰:“南公者,楚人也,埋名藏用,世莫能识,居国南鄙,因以为号,著书言阴阳事。”《隋书·经籍志》已不著录。
清代贱民之一。居住江苏常熟、昭文(今常熟)等地。传说其祖先为乞丐,世代相传,列入丐籍。雍正八年(1730)豁除丐籍,编入民户。定制,改籍后逾四世,亲友无习贱业者,方准报捐应考入仕。
一作阳石城。在今安徽霍邱县东南。《资治通鉴》:梁天监二年(503),北魏以降将陈伯之为都督淮南诸军事、江州刺史,“屯阳石”;五年,庐江太守裴邃伐魏,克“羊石城”,皆即此。
战国时秦国人尊奉的四位上帝。即青帝、黄帝、炎帝、白帝。《史记·封禅书》:当时秦国建有西畤,在雍,秦襄公时建;鄜畤,在鄜,秦文公时建;密畤,在渭南,秦宣公时建;上畤、下畤,皆在吴阳,秦灵公时建;畦畤,在
?—1364又译达识帖木儿、达世帖睦尔。元康里氏,字九成。康里脱脱之子。累官大司农。至正九年(1349),任湖广行省平章政事。十五年,任中书省平章政事,出任江浙行省左丞相,兼知行枢密院事。次年,张士诚
学官名。清代掌管世职官学事务之大臣。乾隆时置,额设十人,于满洲一、二品大臣内特简。每五年主持在校学生的满语、骑射考试,分别等次以备使用。其属下有参领六人,章京四人,清书(满文)教习八人,骑射教习八人。
亦称奉城。在今湖北荆州市南长江中沙洲上,与长江南岸马头戍相对,当南北交通要冲,为江防要地。《资治通鉴》:东晋义熙元年(405),“刘毅等诸军至马头,桓振挟(安)帝出屯江津”,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