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景祐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亦称柳屯田。喜作歌词,常和乐工合作。怀才不遇,多牢骚,放荡不羁。卒于润州。所作多抒羁旅行役之情
书名。明何良俊撰。三十八卷。良俊,字元朗,号柘湖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嘉靖时贡入太学,授南京翰林院孔目。弃官后移居苏州。博学多闻,藏书四万卷。是书广为搜采明代史料及苏松地方掌故,并及各类专门
928—1000宋初并州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字抱一。周太祖婿,世宗时,从征南唐、契丹,战功卓著,官至殿前都点检,旋解禁卫兵权,加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恭帝时,领忠武军节度使。曾资助赵匡胤聘纳孝
道教名词。道教称神仙所居天界有三十六重,每重都有得道之天神统辖。始见于《魏书·释老志》。后世道教又由下而上将三十六天归纳为六重天。
即“吴瑭”。
南北朝时奴仆之一种。指昆仑国人定居中国后充当奴仆者。昆仑国指今越南南海中之昆仑岛,或指非洲。时昆仑舶往来中国较为频繁,其人形长,皆卷发而黑身。东晋会稽王司马昱无子,时织纺婢媵中有李陵容者,黑而长,宫人
官名。职掌君王冠冕。战国时韩国置。《韩非子·二柄》:“昔者韩昭侯醉而寝,典冠者见君之寒也,故加衣于君之上,觉寝而说,问左右曰:‘谁加衣者?’左右对曰:‘典冠。’君因兼罪典衣与典冠。其罪典衣,以为失其事
书名。唐袁皓撰。三卷。记述德宗兴元元年(784)平定卢龙军节度使朱滔、幽州陇右节度使朱泚、邠宁节度使李怀光等联兵叛乱事。已佚。《资治通鉴考异》有征引。
见“帘官”。
书名。即《元和郡县志》原名。北宋时,载于各镇之首的地图佚去,世称此书已多去“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