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陵县
西汉置。治今湖南永州市北二里。属长沙国。元朔五年(前124)封长沙定王子贤为泉陵侯,改属桂阳郡。元鼎六年(前111)于县置零陵郡。隋开皇九年(589)改为零陵县,移治今永州市。
西汉置。治今湖南永州市北二里。属长沙国。元朔五年(前124)封长沙定王子贤为泉陵侯,改属桂阳郡。元鼎六年(前111)于县置零陵郡。隋开皇九年(589)改为零陵县,移治今永州市。
约前24—后56东汉沛国相(今安徽濉溪)人,字君山。好音律,博学多识,遍及五经。非毁俗儒,不为章句。精天文历数,主浑天说。哀帝、平帝间曾为郎,新莽时任掌乐大夫,时士人多作符命以求媚,“谭独自守,默然无
历(歷)历史地图集。一作《地理指掌图》。北宋税安礼撰(旧误题苏轼撰);一说撰人不详。总计地图四十四幅,每幅后附图说。上起帝喾,下至北宋,各代或一幅,或多至五幅,另有天象分野图及唐僧一行山河两戒图各一幅
1750—1833清江苏昭文(今常熟)人,字望昆,号槐江。乾隆举人。授内阁中书,累迁至通政司参议。嘉庆二年(1797)入值军机处,旋为和坤所忌,出为直隶布政使。仁宗亲政后,擢河南巡抚。时值川、楚、陕白
?—350十六国时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人。胡族。后赵将领。建武二年(336)以将军率骑击辽西鲜卑段辽,败之于密云。四年为辽伏兵所袭,兵士死者大半。十二年以凉州刺史西击前凉张重华,次年败其护军曹权、张
官名。亦称内奏事太监,清代内奏事处中任职之太监。共四人,专司传宣谕旨,行引召对人员,承接题奏事件。
936—1012北宋大名(今河北大名东北)人,字太素。建隆进士。授著作佐郎,知蒲城、卫南二县。太宗即位,擢左拾遗,预修《太祖实录》。从平北汉,奏《平晋颂》。雍熙中,与李昉等纂《文苑英华》一千卷。累迁翰
清雍正十二年(1734)升陈州为府。治淮宁县(今淮阳县)。辖境相当今河南淮阳、沈丘、商水、太康、西华、项城、扶沟等市县地。1913年废。
在今海南儋州市。明成化五年(1469),七方峒黎族符那南反明,官军破其上下多邦、山口寨,即此。
罢免官职。对官吏的惩处办法之一。如清代吏部处分制度,革职是官员最重处分,更甚者则加“永不叙用”。革职有余罪,则交刑部。革职留任者,其等在降三级留用之上,与降一级调用同。
春秋秦武公十一年(前687)置。治今陕西西安市东南。秦属内史。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后属京兆尹,宣帝元康元年(前65)因筑陵于县东原上,改名杜陵县。三国魏复名杜县,属京兆郡。西晋改为杜城县。北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