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史续编
书名。原名《国朝宫史续编》。清庆桂等奉敕纂。一百卷。嘉庆十一年(1806)成书。是记述清代宫廷典章制度的书籍。分训谕、典礼、宫殿、经费、官制、书籍六门。该书除刊载高宗、仁宗有关宫廷活动的谕旨外,对国家朝会、享祀、宴赉、行庆之仪;外朝、内廷、西苑规制;宫中各种活动的经费;内廷官制;宫中所藏各种书籍,都有记述。《国朝宫史续编》向无刻本,只故宫藏有抄本多部。1932年4月,北平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据懋勤殿所藏抄本校印,书名改作《清宫史续编》。
书名。原名《国朝宫史续编》。清庆桂等奉敕纂。一百卷。嘉庆十一年(1806)成书。是记述清代宫廷典章制度的书籍。分训谕、典礼、宫殿、经费、官制、书籍六门。该书除刊载高宗、仁宗有关宫廷活动的谕旨外,对国家朝会、享祀、宴赉、行庆之仪;外朝、内廷、西苑规制;宫中各种活动的经费;内廷官制;宫中所藏各种书籍,都有记述。《国朝宫史续编》向无刻本,只故宫藏有抄本多部。1932年4月,北平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据懋勤殿所藏抄本校印,书名改作《清宫史续编》。
1852—1912清满洲镶红旗人,他塔拉氏,字伯愚,号公颖,一字廓轩,晚号迂安,自号穷塞主。瑾妃、珍妃之兄。光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与黄体芳、盛昱等数上书言事。累迁詹事,擢礼部右侍郎。中日甲午战争
水渠名。在唐关内道华州华阴(今属陕西)西二十四里。开元二年(714)姜师度开以泄水患。五年,刺史樊忱复开,使通渭漕。
官名。西晋王国置。其中大国领兵五千人,次国领兵二千人。南朝宋、齐沿置。
商代内服百官,即供职于朝廷以及王畿内官员的统称。主要指尹、宰、师、保、戍、亚、大史、乍册、祝宗、卜、巫、小臣、邑人等官。与殷边侯田相对应。参见“殷边侯田”。
西汉置。治今河北固安县西南方城。初属广阳郡,汉武帝时曾改属燕国,宣帝时又改属广阳国。东汉属涿郡。三国魏景初二年(238)封刘放于此,为侯国,属范阳郡。西晋复为县。北齐天保七年(556)废。
?—716唐时后突厥第二代可汗。公元691—716年在位。“默”又作“墨”。骨咄禄之弟。骨咄禄病卒,其子尚幼,自立为可汗。以郁督军山为北庭,黑沙为南庭,拓境四方,连岁攻唐。武则天封以迁善可汗,又册为颉
?—1658清满洲正蓝旗人,伊尔根觉罗氏。天聪、崇德年间屡从攻战,列议政大臣,领巴牙喇纛章京。顺治元年(1644)入关,略潼关,下江南,攻四川大西军。九年授西安将军。十二年,任宁南靖寇大将军,统兵与大
?—1276南宋衡州(治今湖南衡阳)人,字叔章。以荫补官。历知永州、温州。咸淳元年(1265),知临安府,执法严正,触怒贾似道,被罢官。德祐元年(1275),贾似道兵溃芜湖后,始复官,知潭州兼湖南安抚
辽北面官类名。为辽北面中央政府机构中官员之总称。其官衙主要有契丹枢密院,北、南宰相府,北、南大王院,宣徽北、南院,大于越府,大惕隐司,夷离毕院,大林牙院,敌烈麻都司,文班司,阿札割只。辽重北轻南,故北
隋大业三年(607)置。治龙游县(今乐山市)。辖境相当今四川乐山、峨眉山、夹江、丹棱、峨边、眉山、洪雅、青神等市、县地。唐武德元年(618)改为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