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孝王
战国时燕国国君。名失传。燕武成王子。公元前257—前255年在位。
战国时燕国国君。名失传。燕武成王子。公元前257—前255年在位。
?—1717清河南宜阳人。康熙五十六年(1717),因宜阳知县张育徽预征钱粮,遂与李一临率众暴动,反抗官府,攻占宜阳神垕寨,并劫永宁知县高式青入寨。旋遭清军镇压,战败自杀。
书名。撰者佚名。(1)《汉书·艺文志》著录三篇,列于儒家,并云:“说宓子语,似其弟子。”宓子名不齐,字子贱,孔子弟子。原书已佚。清马国翰从《韩诗外传》、《淮南子》辑《景子》一卷,见《玉函山房辑佚书》。
官名。清末外务部职官。光绪二十七年(1901),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办章京设。正四品,左、右各一员,请简。掌审议法令。
宋学校斋名。北宋时太学生违反学规比较严重,即送入此斋反省。崇宁元年(1102)撤销,将“不率教”者转入辟雍。辟雍废后复置。徽宗时,州学亦置自讼斋,上书获罪士人和三舍生中讥讽时政者,遣回原籍后,于此听读
见“传法院”、“译经润文使”。
一作殷肃。东汉初人。官弘农功曹史。曾与刘歆、扬雄、晋冯、冯衍等续撰《史记》。
?—前520东周周王。名贵。公元前544—前520年在位。周灵王之子。周室自顷王以来,公卿争政,周王不能制止,只求诸侯为之和合。即位后,为葬灵王,诸侯多推委不赴周送葬,唯郑国上卿子展派年幼的印段前往。
吏职名。一驿之长。唐代设。以州里富强之家主之,称将。肃宗初,改称捉驿。至德后,刘晏领度支、铸钱、盐铁使,始以吏主驿事,称此名。外则制命军报之寄递,接待乘驿官员;内则管理驿夫,修整驿舍、驿船,畜养、补充
西夏文字典《文海》的一个特殊部分。有人认为是单独的一部书。《文海》分平声、上声、杂类三部分。平声、上声以韵分类,杂类部分则以声分类,但其版本形制、释字方法并无区别。参见“文海②”。
地方政权机构名。元代始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置,又称蛮夷长官司。秩如下州,设达鲁花赤、长官、副长官等,多以土人为之。明沿元旧称,只作为土官世袭的地方政权。湖广、四川、云南、广西、贵州等省设有,多隶于府。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