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峤
五代时陇西(今甘肃陇西东南)人,字松卿,一字延峰。牛僧孺之后。博学善文,以歌诗著名。唐乾符进士。历拾遗、补阙、校书郎。王建(前蜀高祖)镇蜀,辟为判官。入前蜀,拜给事中。有文集三十卷,已佚,《花间集》收其词三十三首。
五代时陇西(今甘肃陇西东南)人,字松卿,一字延峰。牛僧孺之后。博学善文,以歌诗著名。唐乾符进士。历拾遗、补阙、校书郎。王建(前蜀高祖)镇蜀,辟为判官。入前蜀,拜给事中。有文集三十卷,已佚,《花间集》收其词三十三首。
书名。西汉刘向撰。据《汉书·刘向传》,成帝时,向不满外戚王氏擅权,故撰成此书,共十一篇。内容记叙自上古至汉代的各种符瑞灾异,推衍《书·洪范》五行之说,宣扬天人感应,以谏时政得失。《汉书·艺文志》题为“
清穆宗年号(1862—1874)。凡十三年。
?—1727清西藏南木林人。亦名岱青巴都尔。藏族。拉藏汗之婿。曾任拉藏汗阿里地区总管(噶尔本)。康熙五十六年(1717)蒙古准噶尔部侵西藏,首向拉藏汗报警。拉藏汗失败后,复坐镇阿里,截断侵藏准噶尔军与
兵器。有缯衣或油漆的木戟,用为官吏出行时前导的仪仗,后亦列于门庭。《汉书·韩延寿传》:“功曹引车,皆驾四马,载棨戟。”《后汉书·舆服志上》:“公以下至二千石,骑吏四人,千石以下至三百石,县长二人,皆带
官名。唐龙朔二年(662)改左候卫为左金吾卫而置,一人,正三品,贞元二年(786)置上将军前,为左金吾卫长官,掌宫中、京城巡警,及烽候、道路、水草之宜;凡翊府之翊卫及外府佽飞番上,皆属之。北宋置为环卫
官署名。清光绪三十年(1904)始置,以厅丞为主官,正四品,旋改从三品。设总务、警务、卫生三处,各置参事一人;内城五分厅,外城四分厅,各置知事一人。三十二年,增司法处,改警务处为行政处,改参事为佥事;
商代方国(见殷墟甲骨文)。武丁时期常与商朝发生征战。其地有学者认为在今山西河津境内。
北魏时轮番为官府服力役之民夫。旧制,司徒职掌民事,领天下州郡户口簿籍,朝廷征发民力与司徒有关,故名。
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宫廷女官,二十四司之一,员二人,从六品。属尚工局,掌锦彩缣帛事。唐沿置,属尚功局,改正六品。宋、金及明初悉如唐制。明永乐后,其职尽归宦官。
唐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鼎卿。刘知几次子。天宝中,历任集贤殿学士、右补阙、修国史。著有《史例》、《国朝传记》、《国朝旧事》、《六说》、《兼讲书》、《授经图》、《续说苑》、《乐府古题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