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誓
《书·周书》篇名。周武王伐纣于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战前誓师之辞。
《书·周书》篇名。周武王伐纣于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战前誓师之辞。
一名逃之盟。清初抗清秘密组织。约成立于顺治八年(1651),主要成员为苏松地区的汉族士大夫。代表人物有顾炎武、归庄、戴笠、潘柽章等。他们用饮酒赋诗及游山玩水等为掩护,策谋复明,曾维持了十年左右。
唐评定战功标准之一。见“上阵”。
古族名。与匈奴同种同源同文化,其地望在匈奴(胡)之东,故名。曾被中原华夏族统称为狄、北狄、戎、北戎、北蛮或胡人。分布于今长城东北广大地区。商时,东胡族已与中原有联系。周成王时,曾参加成周之会,并以黄罴
书名。西晋束皙撰。久佚。
又称尚书房。清代教习皇子、皇孙读书处。例选翰林官分侍讲读,日有课程,教习国史、圣训、经籍、诗词及满、汉文字等,择大臣二至三人充总师傅,综领督学。
?—1838清新疆色勒库尔(今塔什库尔干)人。塔吉克族。幼年家贫为奴,因名“库尔察克”(奴隶)。后任六品伊什罕伯克。道光十年(1830)浩罕兵入侵,因抗敌有功晋四品衔阿奇木伯克。十五年,又击败浩罕侵犯
元江浙人,生平事迹不详。传说多不可信。明刊《水浒》或题施耐庵撰,研究者以为是元代讲说平话的艺人。
西夏官制。景宗元昊称帝前立官制,设文武班,其制多与宋同。自中书、枢密、宰相、御史大夫、侍中、太尉以下命蕃汉人分任,另有专授蕃人(党项)的官职,以蕃语称呼。军队系统各监军司都统军、副统军、监军使以党项贵
1753—1815清江苏金匮(今无锡)人,字蓉裳,一字才叔。乾隆拔贡生。补甘肃伏羌知县。镇压回民田五起义,以功擢知灵州。入貲为户部员外郎,与修《会典》。辞官后,尝主讲衢杭、关中、锦江等书院。工诗词,尤
1071—1121北宋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字子西。绍圣进士。徽宗时,为宗子博士,张商英荐其才,为提举京畿常平。政和元年(1111),商英罢相,坐贬,安置惠州。遇赦,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归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