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啬夫
官名。战国秦置。县啬夫属官,掌县内农事。《睡虎地秦墓竹简·田律》:“百姓居田舍者毋敢醢(酤)酉(酒),田啬夫、部佐谨禁御之,有不从令者有罪。”又《厩苑律》:“以四月、七月、十月、正月肤田牛。卒岁,以正月大课之,最,赐田啬夫壶酉(酒)束脯。”
官名。战国秦置。县啬夫属官,掌县内农事。《睡虎地秦墓竹简·田律》:“百姓居田舍者毋敢醢(酤)酉(酒),田啬夫、部佐谨禁御之,有不从令者有罪。”又《厩苑律》:“以四月、七月、十月、正月肤田牛。卒岁,以正月大课之,最,赐田啬夫壶酉(酒)束脯。”
东汉著名碑刻。1901年出土于云南昭通白泥井梁堆(汉墓)之前,后移昭通城内,现存昭通第三中学。碑上端残缺,残高1.33米,宽0.96米。文共十五行,现存二百五十余字。隶书。碑两侧有龙、虎纹,下有龟纹。
北宋元符二年(1099)筑定边城,后置为军。治今吴旗县西北。政和六年(1116)置定边县为倚郭。辖境相当今陕西吴旗县西南、西北部及甘肃华池县北边一小部分。属永兴军路。金废。
?—1486明河南南阳人,字懋学。袭指挥使。正统间从征兀良哈,以功进都指挥佥事。成化时参与镇压荆、襄流民起义,官至右都督,总制贵州、湖广军务。十二年(1476)镇压湖广苗民起义,封兴宁伯。后忤汪直,夺
五代时南汉殇帝刘玢用刑残酷,置汤镬、铁床、刳剔等刑,号曰生地狱。
北宋京兆蓝田(今属陕西)人,字进伯。皇祐进士。吕大防兄。历任华阴尉、秘书丞、代州知府、河北转运判官、工部侍郎、秦州知府、渭州知府等职。在代州任内,曾与辽使争代北之地,颇有功绩。与弟大钧、大临均为张载门
官名。三国吴置。孙权黄龙元年(229)立孙登为太子,置左辅、右弼、辅正、翼正都尉,以辅佐之,称四友。诸葛恪自中庶子转此职。
战国时秦国与统一后的秦王朝都城遗址。《史记·秦本纪》秦孝公十二年(前350)“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三辅黄图》:“自秦孝公至始皇帝、胡亥,并都此城。”其间相沿一百四十四年。城址在渭水北岸,约
552—609隋河南洛阳人,字季晟。聪敏多智,武艺超群。年十八,仕北周为司卫上士。曾出使突厥,察其山川形势、部伍强弱。及隋初突厥南下,上表献远交近攻、离间突厥诸部之策。文帝召问,口陈形势,手画山川,定
?—1900清内务府汉军正白旗人,杜氏,字松岩。同治进士。初为礼部主事。光绪八年(1882)迁鸿胪寺少卿。建言八旗官学废弛,宜变通章程。后任光禄寺卿、通政使参议、内阁侍读学士。中法战争时,上疏主张慎选
古代博戏之一。自天竺(印度)传入,南北朝时盛行。《魏书·术艺传》:“此(握槊)盖胡戏,近入中国,云胡主有弟一人遇罪,将杀之,弟从狱中为此戏以上之,意言孤则易死也。世宗以后,大盛于时。”唐刘禹锡《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