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国
知或作智。春秋战国间人。晋卿知伯之家臣。《吕氏春秋·当染》言知伯信其谗言,终遭灭亡之祸。
知或作智。春秋战国间人。晋卿知伯之家臣。《吕氏春秋·当染》言知伯信其谗言,终遭灭亡之祸。
隋代于流内官与流外官之外,又置视流内与视流外,俱有品,谓视品。隋代视流内从视正二品至视从九品凡十四等,自行台尚书令至公国侍郎;视流外从视勋品至视九品凡九等,极于胥吏,无上下阶。唐代仅有视流内正五品至从
见“张思训”。
援《中日修好条规》有关条款,日本与清政府订立的商约。签订日期、地点、人员同《中日修好条规》。凡三十三款,另附双方《海关税则》。主要内容:(1)划定中国对日开放十五口,日本对华开放八口;(2)准在对方口
专门记载地方疆域、山川、风土、物产、人物等情况的著作。是方志早期主要编纂形式,内容单一,文字简略,无一定体例,一般不附图。有异物志、风土记、风俗传之类。主要流行于东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宋时期时
官制用语。初为兼官形式之一,即以他官暂时主持某一官署事务。亦称权知、掌知、监知、知某事等。唐代以佐官代理长官亦用此称。宋代派遣中央官员主持州、军、县等地方事务,多用此称,为“差遣”(即实际职务)形式之
①私家之吏。战国、秦汉均有。《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黥妾爰书,“某里公士甲缚诣女子丙,告曰:‘某里五大夫乙家吏。’”《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宋昌以家吏从高祖起山东。”②皇太后、皇后、太子官属统
?—401一作袁崧。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安帝时历仕秘书监、吴国内史。孙恩起义时,他筑沪渎垒(在今上海)以为备。城陷被杀。曾论作史有五难:一、烦而不整;二、俗而不典;三、书不实录;四、赏罚不中
唐太常寺太医署学习针灸的生员。以针博士教之。其考课、录用同于国子监生徒。
?—约1294元乌思藏萨斯迦(今西藏萨迦)东寺僧人,师事八思巴,为其侍者。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立为帝师,二十八年去位。后病死于五台山。
书名。元熊自得撰。自得元末人,原籍江西丰城,字梦祥,以茂才异等被荐为白鹿书院山长。后任大都路儒学提举、崇文监丞,以老疾归,年九十余。大都在辽代为南京,圣宗以燕地天文分野居析木之津,故定名南京析津府。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