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忒耳迷”。
清光绪年间海南琼州汉、黎族人民的起义。光绪四年八月(1878.9)琼州道(今海南省)汉、黎族数千人举行武装起义。在清军镇压下,次年退入山区。至光绪十年,万州(今万宁)、崖州(今三亚)、陵水、乐东、琼山
亦称马人、卢余。明代少数民族。分布于广东沿海,采藤捕蛎为业。或谓其为南北朝时卢循部众之后裔。
书名。清寄云山人编。一册。太平军攻占江南时,作者离乡“避难”,后将沿途见闻辑成此书并附图。于太平军颇多诋毁之词,亦反映太平军攻克江南、镇压官僚地主情况,记录太平军在江南地区所实行各项政治、经济、文化措
刑法制度。初为强迫罪犯戍边或罚作劳役。《汉书·陈胜项籍传》颜师古注:“谪读曰讁,谓罪罚而行也。”《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规定:“非谪罪也而欲为冗边五岁,毋偿兴日,以免一人谓庶人,许之。”汉武帝时
古地名。藏语的明代音译。清代译领绷、林奔,近代译仁蚌。当今西藏自治区仁布县,地扼前后藏交通要道,形势险要。明永乐十四年(1416)在此设西番领司奔寨行都指挥使司,以头目喃葛加儿卜为都指挥佥事,遣使给诰
官署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设立。第一审掌民刑诉讼案件之不属初级审判厅权限及大理院特别权限内之案件;第二审掌凡不服初级审判厅所判决而控告者。于重罪为初审,轻罪为二审,推事三人会鞫之,为合议制。置
?—前535又称季孙宿、季孙夙。春秋时鲁国人。襄公、昭公时执政。鲁襄公十一年(前562)作三军,由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各有一军,三分公室。十八年晋救鲁伐齐,围齐都临淄。次年,他至晋道谢,并以所获齐国
686—731鄂尔浑突厥文碑作Kultegin。唐时后突厥颉跌利施可汗次子,毗伽可汗弟。少以骁勇称。默啜可汗时,征六胡州,败五万唐军。后西破黠戛斯、突骑施,拓境至铁门。又破葛逻禄圣泉及铁勒九姓。默啜卒
唐时不同身分之人负担各种不同种类的役,谓之色役。常见色役有三四十种。一类是对人民的剥削,包括白直、执衣、士力、仗身、防阁、庶仆、丁匠、门夫等;另一类是文武散官、勋官及品官子弟升官的阶梯,每年按期到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