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知识>

表面带有茸毛的织物。原料大多为丝,也有用毛或其他纤维的。《玉篇》:“绒,细布也。”《广韵》:“绒,同狨。”《集韵》:“狨,兽名,禺属,其毛柔长可藉。”最初约起于模仿动物毛皮。现能见到的最早实物是长沙马王堆和甘肃武威汉墓出土的绒圈锦。南宋有绒背和茸纱。元代有剪绒织物“怯绵里”,供皇帝冬服之用。明代始有较大规模生产,以福建漳州生产的漳缎(又称花绒)、漳绒(又称天鹅绒)最著名。清代康熙年间传至苏州、南京地区生产,达到全盛。南京生产有建绒(又称南京建绒),是用黑色蚕丝织成,绒毛细密。

猜你喜欢

  • 全国商团联合会

    清末民初上海政治性准武装团体。宣统三年三月十日(1911.4.8)由南市商团公会、商余学会、闸北商团等二十余商团联合组成。李平书任会长,沈缦云、叶惠钧任副会长,主要成员为一般中小商人及其子弟,也有部分

  • 闱门

    ①庙中之门。指除庙门以外相通的小门。《周礼·冬官·匠人》:“闱门容小扃参个。”郑玄注:“庙中之门曰闱。”②宫中之门。宫中之巷为闱,因呼巷间相通之门为闱门。《尔雅·释宫》:“宫中之门谓之闱。”郭璞注:“

  • 天兄

    亦称高兄。太平天国对耶稣的称呼。洪秀全自居上帝次子,故称耶稣为天兄。

  • 司马懋

    ?—311晋宗室。字孔伟。义阳王司马望子。武帝受禅,封东平王。入为散骑常侍、尚书。谄附外戚杨骏,骏诛,当死,因与东安公司马繇善,得免。迁大鸿胪,加侍中。汝南王亮免其官,遣就国。八王之乱时,先依赵王伦,

  • 密拉卜伯克

    即“密喇布伯克”。

  • 经义述闻

    书名。清王引之撰。三十二卷。因旨在传述其父王念孙之经说,故名。然其中往往就其父之说,引申触类,于训释经义多所发明。内分《周易》、《尚书》、《毛诗》、《周官》、《仪礼》、《大戴礼记》、《礼记》、《春秋左

  • 经学五书

    书名。全称《万氏经学五书》。清万斯大撰。为《学礼质疑》、《周官辨非》、《仪礼商》、《礼记偶笺》、《学春秋随笔》五书。《学礼质疑》二卷,考辨古礼,颇多新说。《周官辨非》一卷,条举《周礼》,力指为伪,虽言

  • 董汉儒

    ?—约1628明大名开州(今河南濮阳)人,字学舒。万历进士。历任江西粮储参政、湖广巡抚、宣大总督。天启二年(1622)官至兵部尚书。次年丁忧归。崇祯初进太子太保,未赴卒。

  • 冯康国

    宋遂宁府(治今四川遂宁)人,字元通,本名轓。 太学生。 建炎中,*苗刘之变时,曾受张浚派遣说苗傅、刘正彦以祸福。诏补奉议郎,守兵部员外郎,更名康国。张浚宣抚川陕,辟主管机宜文字,为荆湖宣谕使。浚相,入

  • 兵学新书

    书名。清徐建寅编辑。十六卷。本书是作者在光绪二十二年(1896)任福建船政局提调总办期间撰成,吸取了当时世界军事技术理论研究最新成果,介绍了西方各国军队最新武器装备,如奥地利曼利夏步枪、德国毛瑟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