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知识>

表面带有茸毛的织物。原料大多为丝,也有用毛或其他纤维的。《玉篇》:“绒,细布也。”《广韵》:“绒,同狨。”《集韵》:“狨,兽名,禺属,其毛柔长可藉。”最初约起于模仿动物毛皮。现能见到的最早实物是长沙马王堆和甘肃武威汉墓出土的绒圈锦。南宋有绒背和茸纱。元代有剪绒织物“怯绵里”,供皇帝冬服之用。明代始有较大规模生产,以福建漳州生产的漳缎(又称花绒)、漳绒(又称天鹅绒)最著名。清代康熙年间传至苏州、南京地区生产,达到全盛。南京生产有建绒(又称南京建绒),是用黑色蚕丝织成,绒毛细密。

猜你喜欢

  • 淮陵县

    西汉置。治今安徽明光市东北。元朔元年(前128)封江都易王子定为淮陵侯,元狩二年(前121)国除为县。属临淮郡。东汉属下邳国,西晋属临淮国。永嘉后废。

  • 梁审

    西汉末年人。曾撰集汉武帝以后事迹,补续司马迁《史记》。

  • 石峡文化

    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72年发现于广东曲江县城西的石峡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广东的北江、东江流域。其遗址面积约3万平方米,1973—1976年多次发掘,揭露面积1660余平方米。遗址分三

  • 钟(鍾)人杰

    1803—1842清湖北崇阳人,名世雄,以字行。生员出身,在乡为塾师。道光十六年(1836)因故革去功名,流徙孝感。二十一年潜返故里,乘民众闹漕抗粮之际,于十二月十日(1842.1.20)与陈宝铭、汪

  • 册府元龟

    类书名。宋真宗命王钦若、杨亿等辑。始于景德二年(1005),成于大中祥符六年(1013)。一千卷,分三十一部,一千一百零四门。将历代事迹,自上古至五代,分门顺序排列。所采以史籍为主,间取经、子,不收说

  • 卢循

    ?—411东晋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字于先,小名元龙。孙恩妹夫。出身士族。从恩起兵,恩卒,被推为主。朝廷欲安抚东上,命为永嘉太守。元兴元年(402),三吴大饥,乃自临海(今浙江临海东南)入东阳(治

  • 田延年

    ?—前72西汉左冯翊阳陵(今陕西咸阳东)人,字子宾。先世为战国田齐宗室。昭帝时,以材略给事大将军幕府,为霍光所重,迁长史。出为河东太守,以诛锄豪强著称。后为大司农。昭帝死,昌邑王嗣位。霍光欲废立,与议

  • 绿图

    绿又作禄、録、渌。相传为颛顼之臣,颛顼曾从之学。

  • 旨准颁行诏书总目

    太平天国旨准颁行的官书书目。据《太平天国十一年新历》卷首所列,共二十九部:天父上帝言题皇诏、天父下凡诏书、天命诏旨书、旧遗诏圣书、新遗诏圣书、天条书、太平诏书、太平礼制、太平军目、太平条规、颁行诏书、

  • 南康府

    本南康路,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改为西宁府,次年又改为南康府。治所、辖境同南康路。属江西行省。1912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