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县
北宋开宝五年(972)置。治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北。熙宁七年(1074)并入融水县。明洪武二年(1369)复置,三年移治今县(东门)。历属融州、柳州府。
北宋开宝五年(972)置。治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北。熙宁七年(1074)并入融水县。明洪武二年(1369)复置,三年移治今县(东门)。历属融州、柳州府。
爵名。晋、南北朝、隋、唐为开国郡公、开国县公省称。宋代置为十二等爵第六等,食邑二千户以上。位在开国郡公上。
余(餘)①又称军余、家丁。明卫所军士家属中成年男丁。以三人佐边军一人。正军死亡或老疾,即由其补伍。内地又称帮丁。②清八旗佐领定编超额之壮丁。既不负担正丁之军役,亦不享受正丁之待遇,一般从事农业生产,不
①文书名称。清代官府发给工商人等的执业许可证。②商业用语,如钱庄可以兑现之钱票,经出票之钱庄检查比对并加盖“某庄照票”之图章后,即称照票,至期必付。③见“印票①”。
部族名。即唐代的都波或都播。《元朝秘史》以复数形式译为秃巴思。居于唐麓岭(今唐努山)北今乌鲁克穆河和克穆齐克河流域,蒙古人以此两河之名称呼此部,汉译谦谦州。当今土瓦人。
官名合称。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于万亿宝源、赋源、绮源、广源四库各设都提举一员,秩正四品。下置提举、同提举、副提举等。
部落名。(1)隋室韦五部之一,在钵室韦西北数千里,当在今雅布洛诺夫山脉一带,道路险阻,语言不通,貂及青鼠甚多。(2)唐室韦二十余部之一,在额尔古纳河流域,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吉拉林一带,西为西室韦,东为
即“秃麻”。
?—1332又译必剌忒纳失里、毗奈耶室利。元哈密力(今新疆哈密)人。初名只剌瓦弥的理。幼学畏兀儿文和梵文,后通多族语。研习佛藏。大德六年(1302),奉旨从帝师受戒,代成宗出家,改赐名。仁宗时奉诏译梵
423—458南朝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王弘少子。文帝妻以临川王刘义庆女。年未二十,为始兴王刘濬后军参军。元嘉二十八年(451),魏太武帝率军逼瓜步,乃求入卫京师,旋除宣城太守。及太子劭杀父自
器名。具有优良性能的传统船帆。其特征为,在帆幕上平行横向安装竹条,以加强横向强度。竹条两端固定在从横桁向下悬吊的帆幕缘索上,构成一个升降自如的帆架结构。帆幕织物用绳索或竹篾编结在帆架周边和每根竹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