耢
也作劳,又名摩或盖。一种整地农具。为无齿耙,中间用条木编成,主要用于耕后的磨田即碎土平土,便于播种,有利保墒。始用于汉代,《氾胜之书》:“春地气通可耕坚硬强地黑垆上,辄平摩其块以生草”,北魏始称劳。《齐民要术》:“春耕寻手劳,秋耕待白背劳”,又“耕欲廉,劳欲再”。谚语“耕而不劳,不如作暴”。耢是北方旱作农业耕耙耢技术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也作劳,又名摩或盖。一种整地农具。为无齿耙,中间用条木编成,主要用于耕后的磨田即碎土平土,便于播种,有利保墒。始用于汉代,《氾胜之书》:“春地气通可耕坚硬强地黑垆上,辄平摩其块以生草”,北魏始称劳。《齐民要术》:“春耕寻手劳,秋耕待白背劳”,又“耕欲廉,劳欲再”。谚语“耕而不劳,不如作暴”。耢是北方旱作农业耕耙耢技术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唐代契丹世选联盟长氏族。契丹八部在唐朝初年形成部落联盟,历任联盟长均由大贺氏贵族中选举。唐贞观二年(628),大贺氏联盟长摩会向唐朝贡,接受唐朝颁赐的旗鼓。二十二年,唐在契丹设松漠都督府,以大贺氏联盟
见“耘爪”。
西晋时著名黄河浮桥。泰始十年(274),杜预以孟津(今河南孟州西南)渡险,请建河桥于富平津(孟津东北,古孟津八渡口之一),造舟为梁。及桥成,晋武帝从百僚临会,盛赞其功。富强斋丛书 书名。一名《西学富强
明英宗朱祁镇语录汇编。李贤、陈文等编纂。成化三年(1467)成书,与《明英宗实录》同进。十二卷。万历三十年(1602),吕本校订刊印,改为三卷。凡七十二子目,前有明宪宗序。参见“皇明宝训”。
唐都督府之一。武德元年(618)于代州设总管府,五年废,六年复,管代、蔚、忻、朔四州,七年改为都督府。贞观四年(630)增督云州,六年又督顺州,十二年废顺州。共督代、蔚、忻、朔、云五州,相当今山西忻州
998—1065北宋开封(今属河南)人,先世居真定获鹿(今河北鹿泉),字子明。天禧元年(1017)献颂于真宗,赐同进士出身。历国子监说书、崇政殿说书、天章阁侍讲,善于讲说。累迁权御史中丞兼判国子监。时
官署名。北宋前期置,属三司度支部,由本部都孔目官以下领之。掌军中春冬衣、百官俸禄、左藏钱帛及香药榷易等事务。元丰改制罢。
978—1032北宋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字岩夫。吴越王钱俶子。历诸卫将军、恩州刺史,改东染院使,真拜封州刺史。其后知绛州,又迁永州团练使,改知成德军。仁宗即位,加检校司空。喜宾客,丰宴犒,家无余貲,
汉代法律用语。于正式颁行法律之外另引条文比附判案定罪。《汉书·刑法志》:“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奇请它比,日以益滋。”颜师古注:“奇请,谓常文之外,主者别有所请以定罪也;它比,谓它类以比附之,稍增律条
又译阿剌黑。蒙古八邻氏。泰赤乌部属民,与其父述律哥图、弟纳牙阿投奔铁木真。蒙古建国后,任千户长兼断事官,从征西域,平忽毡(今俄罗斯苦盏)有功,封食其地。孙伯颜,为元攻宋主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