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
西周时国名。又作郲、釐、逨、斄。都今山东龙口市东南(一说昌邑市东南)。春秋时为齐所灭。《左传》宣公七年(前602):“公会齐侯伐莱”,即此。后为齐邑。
西周时国名。又作郲、釐、逨、斄。都今山东龙口市东南(一说昌邑市东南)。春秋时为齐所灭。《左传》宣公七年(前602):“公会齐侯伐莱”,即此。后为齐邑。
学校名。俗称王氏育才书塾、上海育才书塾。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王维泰创建于上海,次年春开学。分正馆、备馆两级。正馆课经史、词章、掌故、算学、化学、英文诸科,备馆专重中文兼课英文、算学。二十六年王植
官名。原为少数民族部落首领的称号。十六国代拓跋什翼犍建国二年(339)沿用其称。《魏书·官氏志》:“其诸方杂人来附者,总谓之乌丸,各以多少称酋、庶长,分为南北部,复置二部大人以统摄之。时帝弟孤监北部,
见“榷盐”。
明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子珏。诸生。好机械、天文、历算。崇祯时,应安庆巡抚张国维之命造铜炮,能远射数里。又制水铳、地弩、地雷等武器,及浑天仪等。著有《格物论》、《浑天仪图说》、《行海测天法》、《
杂志名。清光绪三十二年正月二十日(1906.2.13)在上海创刊。李叔同主编,在日本东京编辑,交上海公益社出版发行。
官署名。元至元十五年(1278)改资成库置。二十年罢。二十三年改置中尚监。
辽开泰二年(1013)置。治今辽宁朝阳市西北。以地有“金甸”为名(《金史·地理志》)。属中京大定府。金属北京大定府。元属大宁路,明废。
官名。三国魏文帝黄初、明帝太和中置,与安东、安西、安南将军合称四安将军。为出镇北方某一地区的军事长官,或作为刺史等地方官员兼理军务的加官,权任甚重。三国魏、晋、南朝宋皆定为三品。十六国汉、后秦、西秦、
一作湪(涿)泽。《史记·魏世家》:惠王元年(前369),韩懿侯“乃与赵成侯合军并兵以伐魏,战于浊泽”;《史记·赵世家》:成侯六年(前369),“伐魏,败湪(涿)泽,围魏惠王”,皆即此。故地有两说:裴骃
楚国冠名。《太平御览·服章部一·总叙冠》引《淮南子》曰:“楚庄王好觟冠。楚国效之也。”觟,音同獬,觟冠当即是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