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帆塘
水塘名。在唐江南道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北二里苕溪灌注处。开成时,刺史杨汉公开以灌田。因开塘时得蒲帆,故名。
水塘名。在唐江南道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北二里苕溪灌注处。开成时,刺史杨汉公开以灌田。因开塘时得蒲帆,故名。
?—1863清山东淄川(今淄博)人,字雪田。曾为生员。咸丰九年(1859)在家乡领导农民抗漕斗争,失败后被俘,在押往济南的途中逃脱。同治元年(1862)在淄川组织团练,称“信和团”,旋发动起义,占领淄
1005—1063北宋开封(今属河南)人,字元均。天圣进士,又举贤良方正。由太常丞任江宁府通判,累擢知制诰、陕西宣抚副使。除知成德军,镇压保州云翼军兵变。徙秦、渭、益州。曾陈治边十四事,多为仁宗采纳。
又称顶首银、顶手银、顶价等。清代指佃户租地时所交业主银钱,退佃时需归还。佃户往往据此可将租地转佃。又,佃户转佃时,向新佃收取的银钱亦称顶耕银,退佃时亦需归还。
书名。北宋范质撰。六十五卷。质以《五代实录》凡三百六十卷,文繁事杂,不便循览,乃删取其要,以成此书。记后梁开平元年(907)至后周显德六年(959)共五十三年的历史。其中后梁末帝无实录,自乾化二年(9
官名。隋大业三年(607)改左备身府为左骁卫,置为十二卫大将军之一,正三品,总府事,并统诸鹰扬府。唐沿置,光宅元年(684)改为左武威大将军,神龙元年(705)复名左骁卫大将军。贞元二年(786)置上
书名。清方东树著。三卷。初刊于道光十一年(1831)。为抨击汉学以维护程朱理学而作。体例仿朱熹《杂学辨》,分条摘录自黄震、顾炎武下迄汉学家戴震、江藩、焦循等著作原文,各为辨驳于下。谓“程、朱之道与孔子
官名。东汉隶五官中郎将,比六百石,无员,更直执戟,宿卫诸殿门,出充车骑,实为后备官员,以供选用。三国时吴亦置。
战国名家惠施的名辩命题。与“小同异”相对。谓:“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庄子·天下》)成玄英疏:“物情分别,见有同异,此小同异也。死生交谢,寒暑递迁,形性不同,
即“武庚”。
西汉人。曾为深泽侯家人,主方药。武帝时,隐其年龄经历,曾向九十老翁言与其祖父往来事,借此惑人。又谓能使鬼神,以方药游诸侯。人争事之。后见幸于武帝。又言尝游海上见仙人安期生。于是武帝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