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全播
唐末五代虔州南康(今属江西)人。光启元年(885),拥乡人卢光稠聚众起兵,连下虔、韶、潮三州,推光稠为兵马留后,自掌兵权。后光稠卒,州人拥其为帅,遣使附后梁。乾化二年(912),为虔、韶二州节度开通使。治州七年,人物殷盛,颇有政绩。贞明四年(918),吴将刘信攻虔州,他兵溃奔雩都(今江西于都),被俘,未几卒于江都。
唐末五代虔州南康(今属江西)人。光启元年(885),拥乡人卢光稠聚众起兵,连下虔、韶、潮三州,推光稠为兵马留后,自掌兵权。后光稠卒,州人拥其为帅,遣使附后梁。乾化二年(912),为虔、韶二州节度开通使。治州七年,人物殷盛,颇有政绩。贞明四年(918),吴将刘信攻虔州,他兵溃奔雩都(今江西于都),被俘,未几卒于江都。
外官入朝制度。唐开元八年(720)定制,诸州都督、刺史或其上佐,每年轮流朝集,十月二十五日到京,十一月一日朝见,汇报民情风俗、属官考课、进纳贡物、聆听敕命;边要州及遭水旱灾州,都督刺史不必亲行,可以他
谷(穀)即“韦宙”。
官名。北宋熙宁四年(1071)置,属枢密院。相当于中书检正官,掌监察枢密院事务。元丰改制后废,建炎三年(1129)复置。又王安石主持变法期间,制置三司条例司与编修条例司亦有检详官。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置。治番禺县(今广东广州市)。秦末龙川县(今县西)令赵佗割据岭南,在此建立南越(粤)国,都番禺。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灭南越后复归于汉。辖境相当今广东滃江、大罗山以南,珠江
元碑刻。至顺二年(1331)立。虞集撰文,原题作《高昌王世勋碑》。1933年甘肃武威北三十里石碑沟出土。正面汉文,背面回鹘文。内容叙述回鹘起源、西迁之事较其他史料详细,是研究回鹘史或高昌史的珍贵资料。
官名。即南朝宋所置总明观祭酒。《南齐书·王谌传》:“寻以本官领东观祭酒,即明帝所置总明观也。”
即今山西繁峙县东平型关。《梦溪笔谈》:“今飞狐路在茂之西,自银冶寨北出倒马关,度虏界,却自石门子、冷子铺入瓶形、梅回两寨之间,至代州。”
官名。(1)北魏孝文帝时始置。位在军主之上、别将之下。可因事立名,冠以专职之称。由朝廷或州府、都督、镇将任命。领兵五百、一千、三千、五千不等。北周定为五命,隋朝从八品。(2)唐初秦王、齐王左右六护军府
1597—1642清宗室。太祖孙。天命间为贝勒。天聪元年(1627),从阿敏进攻朝鲜,与岳托等主张受和还师,拒绝阿敏不允议和而趋王京之议。三年从皇太极攻明,进至京郊,激战受创。崇德元年(1636),封
唐人。贞元进士,又举宏词科,官太子校书郎。贞元十六年(800)佐征西府。元和十一年(816),以左赞善大夫为副使去南诏。官至谏议大夫。著有传奇小说《柳氏传》。《全唐文》存其文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