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贺循

贺循

260—319

晋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彦先。父邵为孙皓所杀,因流徙边郡。吴亡,还郡。博览群书,尤精礼传,为世儒宗,有知人之鉴。西晋初,举秀才,历阳羡、武康令,为政以宽惠为本,陆机荐补太子舍人。曾应南平内史王矩等率乡曲镇压石冰。事平,罢兵,不受功赏。陈敏之乱,敏诈称诏书,强之以为丹杨内史,固辞以脚疾,敏亦不敢逼。琅邪王司马睿镇建邺(今江苏南京)以之为吴国内史,与顾荣同受敬重。转为军咨祭酒。以疾辞,后不得已,举疾应征。睿亲幸其舟,咨以政道。建武初,为中书令、太常,朝廷疑滞皆咨之。

猜你喜欢

  • 武成永固大将军炮

    大型管形火器。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用铜铸造,口径三寸八分至四寸九分,长九尺七寸五分至一丈二尺,重三千六七百斤,装药五至十斤,铁弹重十至十二斤。以车载。

  • 严本

    明常州江阴(今属江苏)人,字志道,号蒿庵。少习法律。永乐十一年(1413)以荐征,授刑部主事。仁宗即位,改大理寺正。善决疑狱,刑罚不当者常予驳正。卒年七十八。

  • 王懿荣

    1845—1900清山东福山(今烟台西南)人,字正孺,号廉生。光绪进士。光绪二十年(1894)迁侍读。次年入直南书房,署国子监祭酒。是年日军攻占威海,分陷荣成,奏请回籍办团练以御侮。《马关条约》签订后

  • 道卡斯人

    台湾高山族中平埔人的一支。散居于今新竹市至大甲一带。

  • 十三行

    亦称洋行、洋货行、外洋行。鸦片战争前官府特许经营在广州对外贸易的商行。清初沿明之习,命名十三行。实无定数,最多时达二十六家,最少时仅四家。对官府负有承保和缴纳外洋船货税饷、规礼,传达官府政令、代递外商

  • 绣面蛮

    唐代至元代时今云南西南民族。其俗刺纹于面如绣状,故名。为今傣族先民之一。

  • 北掌客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掌客置,北周沿置。秋官府宾部中大夫属官,员一人。正三命。掌北边诸国使臣来朝的接待与安排。下设北掌客中士以佐其职。隋开皇元年(581)罢。

  • 斋谕

    学校职事名。宋代学校分斋教学,每斋约三十人。庆历间太学始设斋谕。元丰二年(1079)起,太学各斋设斋长、斋谕各一员,选学生担任。斋谕协助斋长率导本斋学生,执行学规和斋规。

  • 火炎衡轭

    战国时秦国制订和执行之牲畜检疫消毒规定。《睡虎地秦墓竹简》:“者(诸)侯客来者,以火炎其衡厄(轭)。炎之可(何)?当者(诸)侯不治骚马,骚马虫皆丽衡厄鞅,韅(韅),辕,��

  • 司金中郎将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中曹操置,三国魏沿置。掌冶金等事,典作农战之具。洪饴孙《三国职官表》列为四品。三国蜀亦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