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栎
即“辛宽”。
即“辛宽”。
书名。北宋陈翥撰。一卷。成书于皇祐元年(1049)。分十目,包括叙源、类属、种植、所宜、所出、所采、器用、杂说、记志、诗赋等项。其中记志部分包括“西山植桐源”和“西山桐竹志”两篇文章,是作者关于植桐的
771—853唐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人,俗姓赵。年十五出家,遍习大小乘经律。二十三岁游江西参怀海为师,为怀海“上首”弟子。后住潭州沩山(今湖南宁乡西),因称“沩山灵祐”,与弟子仰山慧寂同为沩仰宗创始
东汉宗室。 北海靖王刘兴之孙。嗣父爵为临邑侯。有才学,曾任校书郎。安帝时,奉邓太后诏与谒者仆射刘珍、名儒马融及五经博士等校定东观五经、诸子传记、百家之术。永宁元年(120)又与刘珍并撰《建武已来名臣传
?—前607春秋时晋国国君。公元前620—前607年在位。名夷皋。晋襄公之子。奢侈无道,暴征赋税,营建宫室,好以弹丸打人取乐。宰夫煮熊掌不熟,即杀之,使妇人载其尸过朝。赵盾劝谏,不纳,又欲杀赵盾,终为
书名。明张自勋撰。二十卷,又《校正凡例》、《附录》各一卷,《汇览》三卷。成于崇祯十六年(1643)。是书摘列《通鉴纲目》及考异、书法、发明、考证之文,而一一辨正其是非。《校正凡例》列朱熹凡例与刘友益书
春秋战国时地方组织。周制,二十五家为里,里各立社,将全社人名书于版籍,称书社。亦借指一定数量的土地及附着人口。《左传·哀公十五年》:“昔晋人伐卫,齐为卫敌,伐晋冠氏,丧车五百,因与卫地,自济以西,糕、
?—1471明人,荆、襄农民起义军将领。成化二年(1466),起义军为官军所败,与李原等脱险后,集合旧部,活动于湖广、河南、陕西交界山区,流民附者至百万。六年再度起义。次年被俘杀。
官署名。清末学部所领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每年定期会议一次,如遇重要事件,亦可临时召集会议。其议员例由学部属官、直辖各学堂监督、各省中等以上学堂监督及京外官绅之于教育事业素有阅历者充任,均
太平天国檄文。清咸丰二年(1852)以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名义颁布,后收入《颁行诏书》。文中痛斥咸丰帝为“妖”,号召“名儒学士”、“英雄豪杰”,“各各起义,大振旌旗,报不共戴天之仇”。
1454—1523明宁国宣城(今安徽宣州)人,字大经,号敬轩。成化进士。授盐山知县,擢浙江道监察御史。正德三年(1508)官至大理卿,断案常抗刘瑾意。十二年进右都御史。世宗即位后致仕,卒于家。著有《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