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过堂

过堂

①官制用语。唐代,礼部放榜后,及第进士须赴都堂谒见宰相,谓之过堂。诸进士列队于光范门,候谒宰相。宰相既集,堂吏来请名纸,诸进士随座主过中书。宰相于都堂门里叙立,主司登阶长揖,退立于门侧。诸进士叙立阶上,状元出列致词,言讫,退揖。诸进士依次自道姓名,称讫。主司长揖,率诸进士退谒舍人院,拜谒舍人,状元致词,又拜。诸进士退于廊下,候主司出,仪礼毕散。宋代则尚书、枢密院所属官员,在入局任职之日,分携所议公事,诣政事堂谒见宰相和执政,然后施行,谓之过堂。②法制用语。旧谓审讯罪犯为过堂。

猜你喜欢

  • 张尧佐

    987—1058北宋河南永安(今河南巩义东南)人,字希元。仁宗张皇后伯父。举进士。通晓法律。为殿中丞,知犀浦县,县多田讼,他正其疆界,讼事顿减。累迁端明殿学士、三司使。皇祐中,一日之间,拜淮康军节度使

  • 吴天玺纪功碑

    三国吴碑刻。一名“天发神谶碑”。因石断为三,俗称“三段碑”。天玺元年(276)立,为孙皓亡国前四年,为维护其统治,制造“天命永归大吴”之舆论,伪称天降神谶而刻此石。第一列二十一行,第二列十七行,第三列

  • 李克用

    856—908唐末沙陀部人,别号李鵶儿。一目盲,时称独眼龙。父朱邪赤心,唐懿宗赐姓名为李国昌。随父冲锋陷阵,军中目为飞虎子。后据云州反,败而逃入鞑靼部。中和元年(881),奉诏镇压黄巢起义军。三年,以

  • 苏门六君子

    指宋苏门四学士及陈师道、李廌。师道为江西诗派代表作家,哲宗元祐初,以苏轼荐得官。李廌元丰中以文谒苏轼于黄州,为轼称赏,后举进士不第,绝意仕进。南宋人尝辑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陈师道、李廌之文为《

  • 韩乐吾先生集

    书名。又名《理学韩乐吾先生诗集》。明韩贞著。道学诗集。是书由其弟子辑。录其所作诗歌八十余首,卷前收录受业门人姓氏三十人,明万历间余尚友序文及《理学韩乐吾先生行略》等。除现存清刻本外,尚有传抄本行世。

  • 清文鉴

    清代官修的满文分类词书。有:(1)《清文鉴》,康熙十二年(1673)始修,四十七年完成。共分二百八十类,一万二千余条。附有按字母排列的总纲索引。后收入乾隆三十八年(1773)编纂的《四库荟要》。(2)

  • 拱卫大夫

    武臣及内侍阶官名。北宋政和二年(1112)由武阶官四方馆使及内侍班官昭宣使改名。

  • 潘耒

    1646—1708清江苏吴江人,字次耕,又字稼堂。师事顾炎武,博涉经史、历算、声韵之学。康熙十八年(1679),以布衣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与修《明史》。作《修明史议》,指陈前代修史利病,提出《

  • 应道

    南诏大蒙国孝惠帝寻阁劝年号(809)。

  • 刘虞

    ?—193东汉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北)人,字伯安。初举孝廉,历任幽州刺史、甘陵相、宗正。灵帝时,前中山相张纯与前太山太守张举等联合乌桓起兵,乃以幽州牧率军镇压,以此拜太尉,封容丘侯。董卓秉政,任大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