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案黄纸
选官制度。南朝选用官吏,先由吏部在白牒上录拟选用者姓名,经吏部尚书与参掌官员(如录尚书事)共同签署上奏,由皇帝裁定可否。若敕可,则付选,量贵贱,别内外,随才补用。人选确定后,改用黄纸登录姓名。经八座通署,再行上奏,送皇帝敕可。既敕,即出付典名,由典名以所录名帖鹤头板,整威仪,送往得官之家。
选官制度。南朝选用官吏,先由吏部在白牒上录拟选用者姓名,经吏部尚书与参掌官员(如录尚书事)共同签署上奏,由皇帝裁定可否。若敕可,则付选,量贵贱,别内外,随才补用。人选确定后,改用黄纸登录姓名。经八座通署,再行上奏,送皇帝敕可。既敕,即出付典名,由典名以所录名帖鹤头板,整威仪,送往得官之家。
①即辞官。《礼记·王制》:“七十而致政。”郑玄注:“致政,还君事。”②指归还所掌政权。《周礼·天官·冢宰》郑玄注:“周公居摄而作六典之职,谓之周礼。营邑于土中,七年,致政成王。”
唐置羁縻州。治所在今贵州荔波县城北。天宝元年(742)属黔中郡,隶黔中道。乾元元年(758)属黔州都督府。大历十二年(777)属黔州经略招讨使。大顺元年(890)属武泰军节度使。后晋天福八年(943)
?—1645明末清初山东胶州人,字研文、子犹,号硁斋。明万历进士。初授中书舍人,后官至工部侍郎,以不参与党争闻名。崇祯末官南京户部尚书。南明弘光朝立,改礼部尚书,晋东阁大学士。旋以反对起用阉党阮大铖及
亦名马岭山。在河南登封市东北,为嵩山东支。《汉书·地理志》颍川郡阳城县:“阳城山,洧水所出”。《水经·洧水注》:洧水“亦言出颍川阳城山,山在阳城县之东北,盖马岭之统目焉”。《资治通鉴》:东晋元帝建武元
西汉文帝后元三年(前161)置。治今陕西礼泉县东北九嵕山东麓泾河西岸。属内史。武帝太初以后属左冯翊。东汉废。
①即伊阙山。在今河南洛阳市南。因山耸立伊水两岸,夹峙如门,故名。东面为香山,西面为龙门山。自汝、颍北出,必经此山,为洛阳南面门户。自北魏迄晚唐间,于此凿窟建寺,即著名的龙门石窟。为中国重要石窟艺术之一
即“李冶①”。
?—407东晋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北龙亢集)人,字茂远。桓嗣嗣子。初拜秘书丞,迁中书令。桓玄篡位,为吏部尚书,随玄西奔。玄死,归降。徙于新安(今浙江淳安西北)。及东阳太守殷仲文、永嘉太守骆球等谋反,
980—1049北宋坊州中部(今陕西黄陵)人,字次公。大中祥符进士。累迁侍御史知杂事,刚直敢言,对仁宗及刘太后之过失亦直言不讳。历判吏部流内铨、三司度支副使、河北转运使、河东都转运使、知并州等。数论宋
唐开元时分江南道置江南西道,简称江西道。参见“江南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