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官司
官署名。隋唐至宋为尚书省刑部四司之一。详“都官①”。
官署名。隋唐至宋为尚书省刑部四司之一。详“都官①”。
古代饮酒器。一般用青铜铸成,流行于商代至西周初,春秋晚期又有出现。商代觯多圆腹,侈口,短颈,下有圈足,有的有盖。西周觯与商代相似而渐修长,作侈口瓶状,无盖。春秋时觯体更长,侈口、圈足,无盖,略近于觚。
书名。清刘健撰。成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有清刻单行本、豫章丛书本、楚之梼杌本、北京图书馆藏抄本、上海书店清代历史资料丛刊本。六卷,附录一卷。记述吴三桂降清受封、执杀永历、拥兵云南、变乱称帝、最后
春秋时晋、楚休兵和好之盟。晋厉公二年(前579),经宋国华元促成,晋士燮和楚公子罢、许偃于宋都西门外结盟。双方约定不互相使用武力,共相救济灾难。有害楚者,晋伐之,有害晋者,楚伐之。使者往来,不塞道路。
即“南文子”。
命妇名号。明置,以封正、从四品官员之母。清沿置。
据《水经注》,上游即今广西东北部洛清江,中下游指今柳江、黔江、西江。
藏传佛教夏鲁派主寺。在今西藏日喀则东南。北宋元祐二年(1087),由藏传佛教僧人杰尊喜饶迥乃创建。元代,寺权由当地封建领主阶氏家族所控制,为卫藏十三万户之一。延祐七年(1320),阶氏家族迎请濯浦噶举
见“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
?—1682清江南昆山(今属江苏)人,字子吉,号訒庵。顺治探花,授编修。顺治十八年(1661)江南奏销案发,以欠赋一厘(值制钱一文)被贬官,时有“探花不值一文钱”之谣。康熙十四年(1675)奉命撰《太
1121—1194南宋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字昌国,人称艮斋先生。幼敏惠,日记千言,为文立成。绍兴进士。摄抚州乐安尉,有治办声。改吉州录事参军,知袁州分宜县。未几,擢监察御史,奏上义役法一书,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