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帛司
官署名。辽置,为南面官,掌钱币铸造等事。金天辅七年(1123)以平州为南京,以钱帛司为三司。天会九年(1131)又置于黄龙府,设都管勾等官。
官署名。辽置,为南面官,掌钱币铸造等事。金天辅七年(1123)以平州为南京,以钱帛司为三司。天会九年(1131)又置于黄龙府,设都管勾等官。
?—1234金威州(今河北井陉北威州)人。贞祐二年(1214),领乡兵保威州西山,代威州刺史。兴定四年(1220),知真定府事兼经略使。受封恒山公,财富兵强,为九府第一。同年,降蒙古,为真定元帅史天倪
1041—1113北宋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字仲冯。刘敞子。举进士。元丰中,累官国史院编修官,坐事谪监陈州粮料院,久之为吏部员外郎。元祐初,擢起居郎,历枢密都承旨、户部吏部侍郎、权户部尚书,七年
官署名。(1)西魏大统十二年(546)置为尚书省十二部之一,设郎中等官,职掌有关山泽、园囿、草木、鸟兽之政令,掌其出产、供应之节制,禁人随意采猎。西魏末至北周仿《周礼》建六官府,遂为地官府诸司之一,设
?—1132南宋人。高宗初,在南剑州顺昌(今属福建)与余汝霖等率众起义。土兵陈望与射士张衮等杀军校范旺举寨响应。绍兴元年(1131),受招安。次年复起,旋被通判南剑州王元鼎率兵镇压。
书名。亦名《西域求法高僧传》、《求法高僧传》。唐义净撰。二卷。记唐初赴西域、南海、印度等地五十余僧人事迹,并附义净自述。对西域、南海等地僧团制度、戒律规定,由吐蕃经尼婆罗入印度的通道,由南海往印度的交
官名。清末大理院副长官。佐正卿总理全院事务并监督一切事宜。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一人,正三品,特简。
1105—1142金曲阜(今属山东)人,字文老。孔子四十九世孙。齐阜昌三年(1132),补迪功郎,权袭衍圣公。熙宗天眷三年(1140),诏求孔子后,加承奉郎,袭封衍圣公,主祀事。
寘一作阗。约为蒙古国杭爱山南面的一支。西汉元狩四年(前119)卫青破匈奴单于兵,北至寘颜山赵信城而还,即此。
朝代名。北朝之一。永熙三年(534)北魏大丞相高欢胁迫孝武帝元修出走关中,另立元善见为帝,迁都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史称东魏。统治区域为今河南洛阳以东原北魏疆域。孝静帝元善见武定八年(550)为北齐所
1264—1316元广平(今属河北)人,字鼎臣。世祖太子真金宿卫。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任织染杂造局总管府副总管,累官礼部尚书、宣徽副使。武宗时,任保定路总管、同知中政院事等职。仁宗时,为崇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