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州
唐景福元年(892)改武州置。治皋兰镇(今武都县东)。五代唐迁治福津县(今武都县东南)。北宋辖境相当今甘肃武都、康县、舟曲等县一带。属秦凤路。南宋属利州路。元迁治柳树镇(今武都县西北),省福津县入州。西境缩小。属巩昌都总帅府。明洪武四年(1371)降为县。移治今武都县。十年复为州。领文县。属巩昌府。清雍正六年(1728)直隶陕西省,增领成县,辖境扩大,相当今甘肃武都、康县、文县、成县等县地。1913年废,改本州为武都县。
唐景福元年(892)改武州置。治皋兰镇(今武都县东)。五代唐迁治福津县(今武都县东南)。北宋辖境相当今甘肃武都、康县、舟曲等县一带。属秦凤路。南宋属利州路。元迁治柳树镇(今武都县西北),省福津县入州。西境缩小。属巩昌都总帅府。明洪武四年(1371)降为县。移治今武都县。十年复为州。领文县。属巩昌府。清雍正六年(1728)直隶陕西省,增领成县,辖境扩大,相当今甘肃武都、康县、文县、成县等县地。1913年废,改本州为武都县。
1732—1750清时蒙古准噶尔部台吉。噶尔丹策零次子。乾隆十年(1746)继台吉位。十五年被同父异母兄喇嘛达尔扎囚禁于阿克苏。
官名。唐光宅元年(684)改中书舍人置,神龙元年(705)复旧称。
地名。在今越南高平省广渊南。北宋熙宁九年(1076),郭逵攻安南,前锋将燕达拔广源州,又破之于决里隘,进抵富良江,即此。
又名《姑苏繁华图》。画名。清徐扬绘。长1000厘米,宽36厘米,绢本设色。图后有作者自跋。图起自灵岩山,由木渎镇东行,过横山、渡石湖,历上方山,经太湖北岸,介狮、和两山间,入姑苏郡城,自葑、盘、胥三门
元大都(今北京)人。薛军胜子。至元八年(1264),袭父爵炮水手军民诸色人匠都元帅。九年冬,从攻襄、樊,立炮攻城。后随伯颜军灭宋。十六年,镇扬州。二十二年,改任万户。
蒙古语,意为人丁。指庶民。
文书名。特指清代皇帝出巡时,内阁与皇帝驻地之间往来传送的应办本章。由内阁满票签处负责办理。发报(递送本章)、到报(批回本章)日期,均预先奏定。此期间各部院折奏事件,均附本报往来传送。
官署名。明置。有局郎、局丞。为东宫宦官六局之一。
又称《间岛协约》。“间岛”系朝鲜人对图们江北岸一带中国领土的俗称,早年即有朝鲜人越界来垦。光绪三十三年(1907),日本制造“间岛问题”,阴谋侵占该地。于宣统元年(1909)强迫清政府订立此约。七月二
即“十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