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蜀行省
见“陕西行省”。
见“陕西行省”。
书名。清黎世序、俞正燮等编纂。是傅泽洪等《行水金鉴》的续编。所收资料从雍正初到嘉庆末,全书共约二百万字。体例与《行水金鉴》同。是研究清代雍正、嘉庆时期水利的主要参考资料。
即“闽景宗”。
书名。清邹代钧撰。四卷。光绪十二年(1886)邹氏随刘瑞芬出使英、俄,书中所记,起自二月十二日,迄三月二十五日。皆途次见闻。沿途自沪至南海,经印度洋、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穿越法兰西到达英都伦敦,中
1130—1200南宋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后徙居建阳(今属福建)考亭。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又号晦翁,别称紫阳。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任泉州同安县主簿。淳熙时
又译憾哈纳思、憨哈那思、合卜合纳思。《元史·地理志》:“撼合纳,犹言布囊也,盖口小腹巨,地形类此,因以为名。在乌斯东,谦河之源所从出也。”即今叶尼塞河正源大叶尼塞河某谷地。撼合纳居民于蒙古建国初年被征
在今云南昆明市东四十里。为通往贵州、湖北要地。明洪武中沐英进兵昆明,得其地后,元守将即以城降。
书名。清张喜著。张喜为伊里布家奴,道光二十二年(1842)随耆英、伊里布在南京与英国代表璞鼎查等签订《南京条约》。此编起道光二十一年,止次年十月二十九日(12.1)。逐日记载议和经过。叙英人骄横,投降
唐时,明经科第三场,考经策十条。主试官从儒家经典中出题,应试者按题作答。开元二十五年(737),免经策十条,改试时务策三道。
本春秋秦彭衙邑。西汉置县。治今陕西白水县东北南、北彭衙村一带。武帝后属左冯翊。东汉永初五年(111)曾徙上郡寄治于此。后废。西晋惠帝时复置。寻省。
书名。西晋傅畅撰。九卷。记晋代公卿朝典礼节、服饰、车驾等制度。久佚。清黄奭《汉学堂丛书》中有辑本二卷,傅以礼《傅氏家书》、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中各有辑本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