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隆兴和议

隆兴和议

宋孝宗即位,锐意恢复。但自符离之战后,汤思退等执政,力主和议,边备尽弛。金军乘机渡淮南下,宋廷被迫议和。隆兴二年(1164)冬,和议成,主要条款为:一、宋帝正皇帝号,不再称臣,金、宋二帝以叔侄相称;二、改“岁贡”为“岁币”,银、绢各减五万,分别为二十万两匹;三、宋割商、秦地,两国地界恢复绍兴和议原状。次年,乾道元年和议成立,故宋人又称“乾道之盟”。

隆庆通宝

猜你喜欢

  • 明儒学案

    书名。明末清初黄宗羲撰。六十二卷。竣稿于康熙十五年(1676),乾隆四年(1739)始有完整刻本行世。认为明代理学正统应归于王学,“无姚江则古来之学脉绝矣”(卷十《姚江学案》)。依学术师承,流派传衍,

  • 五木经

    书名。唐李翱撰。一卷。五木,博戏,由樗蒲演变而来。用五木投掷,以决胜负,故名。汉魏至唐盛行。李白《赠别从甥高五》诗:“五木思一掷,如绳系穷猿。”今有《丛书集成》本。

  • 假黄钺

    黄钺,即饰以黄金的钺,本用于皇帝仪仗。三国时特赐出征重臣,以示威重,令其专主征伐。魏文帝黄初三年(222)亲征孙权,以曹休为征东大将军、假黄钺,督张辽等及诸州郡二十余军。其后相沿为成制。吴亦有此号,权

  • 司会中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天官府司会司长官,员一人。正五命。主管全国财政。下设司会上士、司会中士、司会旅下士以佐其职。在下五府总于天官诏命时,协助大冢宰卿管理六府之事,是大冢宰卿的主要

  • 经使阙

    宋吏部四选差遣阙榜公布后六日,即非次阙榜公布后一日,所剩无人申请登记的窠阙,为“经使阙”。登记此阙,有恩例、资、考、举主等限制。

  • 嘉话录

    即“刘宾客嘉话录”。

  • 迎銮镇

    本白沙镇,五代唐同光二年(924),吴王杨溥至白沙观舟师,镇海军节度使徐温自金陵来见,改名迎銮镇。在今江苏仪征市南滨江。后周显德五年(958)世宗征南唐至此,屡至江口破南唐水军。北宋乾德二年(964)

  • 杨文德

    ?—454南北朝时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西北)氐人。武都国君。后仇池国君杨玄之子。玄死,其弟杨难当废玄子保宗自立,遂逃亡。宋元嘉十九年(442),后仇池国亡。据白崖(今陕西勉县西北)自立,以葭芦城(今甘

  • 金积堡之战

    清同治二年(1863)回教白山派教主马化龙在宁夏金积堡(今吴忠境)率回民举行反清起义。控制灵州及附近各州县,成为西北回民起义重要基地。八年,左宗棠分兵三路围攻金积堡。次年,左宗棠部将刘松山抵金积堡外围

  • 燕孝王

    ?—前255战国时燕国国君。名失传。燕武成王子。公元前257—前255年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