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鹿门

鹿门

①地名。在今山西盂县西北。《史记·赵世家》:“肃侯游大陵,出于鹿门。”张守节正义:“并州盂县西有白鹿泓,源出白鹿山南渚,盖鹿门在北山水之侧也。”②城门名。(1)鲁城门。《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纥斩鹿门之关以出。”杜预注:鹿门,“鲁南城东门”。(2)齐城门。《左传·昭公十年》:“又败渚鹿门。”杜预注:“鹿门,齐城门。”

猜你喜欢

  • 阮籍

    210—263三国魏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字嗣宗。阮瑀子。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历仕大将军从事中郎、散骑常侍。因步兵营有人善酿酒,求为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早年有济世之志,因生当魏晋易

  • 伏连筹

    ?—约529亦作休留茂、休运筹等。南北朝时吐谷浑王。度易侯子。北魏太和十四年(490)继立。时吐谷浑强盛,威服宕昌、邓至,兼并鄯善(今新疆若羌)、且末,充当中西陆路交通的向导。与北魏、梁朝交往频繁。益

  • 坐司官

    官名。明三千营下设五司,司设一员。

  • 五伯

    即“五霸”。

  • 萨鼓宜

    又称卓机轮。清代台湾番族麻达(少年)传递公文时佩带的信号器。以铁为之,状如卷荷,长三寸许,中存铁舌,系于肘下或脐下,疾走时铁舌摆动或以手镯击之,铮铮有声。

  • 绷子

    百夷的一部分。居缅甸。其中一部分在清代流入云南普洱府定居,其习俗与同期从缅甸流入普洱府的孟艮子同。

  • 转兑

    清代漕运术语。指漕粮运抵通州后,转交京仓、通仓收纳的过程。各省漕粮运至通州,交坐粮厅,由坐粮厅经纪、车户分别运往京仓、通仓。运京正兑漕粮,从通州石坝船载入通惠河,经过普济、平下、平上、庆丰四闸至大通桥

  • 南主客郎

    官名。三国魏、西晋置,为尚书省南主客曹长官通称,初属客曹尚书,后不详。亦称郎中。六品。东晋省,北魏复置,或说属吏部尚书。太和十七年(493)定郎为从五品中,郎中五品上;二十三年皆称郎中,仍可通称为郎,

  • 营道县

    西汉置。治奔、巢二水口,在今湖南宁远县南偏东泠水上游。属零陵郡。东晋至南朝齐属营阳郡,梁、陈属永阳郡。隋开皇九年(589)移治故泠道县(今宁远县东偏南四十里)。属永州、零陵郡。唐武德四年(621)又移

  • 司勋大夫

    官名。即司勋郎中,唐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司勋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