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主格黎

主格黎

古代蒙古萨满教祭祀习俗。古蒙古语音译,意为“以竿悬肉祭天”。据《蒙古秘史》记载,早在成吉思汗的第十世祖孛端察儿(蒙古孛儿只斤氏始祖)以前就流行此习俗。祭祀时,全氏族的成员会聚在一起,将牲畜(或野兽)连成一串的头、气管、心肺肝(古蒙古语称为“只勒都”)悬挂在竿上祭天。一说把牲畜(或野兽)的皮子连同头、蹄剥在一起悬在竿上作供品。凡在“主黎格”祭典中被除名者,即被逐出本氏族之外。明朝后期,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传入蒙古,排斥萨满教,改革风俗,禁止“血祭”,此风俗也渐消失。但在信仰萨满教的达斡尔、女真(满族)等民族中仍然存在,清代称之为“祭堂子”。清朝北京神宁宫中,还有神竿供品。

猜你喜欢

  • 阔里吉思

    ①(?—1298)元朝驸马。蒙古汪古部人。爱不花子。尚文习武,好儒学。筑“万卷堂”于府邸,常与儒士讨论经史。先尚忽必烈汗皇太子真金之女忽答的迷失公主,继尚铁穆耳汗女爱牙失里。初受命屯戍和林(今蒙古国哈

  • 长水胡

    汉代匈奴部落名。汉朝将归附的匈奴人编为骑队,称“胡骑”,驻三辅(汉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共治长安城中,辖今陕西省中部地)。屯长水(今陕西蓝田县西北)者,称“长水胡骑”,屯宣曲(今西安市西南)

  • 庆历桂阳瑶民起义

    宋庆历三年(1043),湖南桂阳地方官府为贯彻朝廷对瑶族地区的经济封锁政策,派官军捕捉运盐入山的瑶民,并对瑶族村寨进行残酷烧杀掠夺,激起广大瑶民进行武装反抗,攻打桂阳城,并占据蓝山县华阴峒为据点,击毙

  • 弘义宫

    契丹王朝所置宫卫名。契丹语作“算斡鲁朵”(“算”意为“腹心”,“斡鲁朵”意为“宫”)。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所置宫卫。宫卫制为契丹特殊政治制度。《辽史·营卫志》:“辽国之法:天子践位置宫卫,分州县,析部

  • 乞儿

    见“石抹气儿”(454页)。

  • 白洪大台吉

    明代蒙古右翼永谢布万户喀喇沁部领主。又作白洪大哈、白忽台可汗等。孛儿只斤氏。※昆都力哈长孙,※摆三勿儿威正台吉子。驻牧于独石口以北的开平地区,拥兵2万余骑,颇有声势。隆庆五年(1571),明、蒙达成封

  • 弘昼

    ?—1770?清朝宗室。满族,爱新觉罗氏。世宗※胤禛第五子。雍正十一年(1733),封和亲王。十三年,设办理苗疆事务处,与弘历同领其事。乾隆间,预议政。著有《稽古斋全集》八卷。

  • 俱伦泊

    古湖泊名。一作俱轮泊。位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西部,今称呼伦湖(一曰呼伦池、达赉湖,元曰阔连海子或阔滦海子)。隋唐时,室韦与突厥在此一带相邻;室韦之最西部落乌素固部居其西南。史载望建河(一作室建河,即今

  • 梁水

    古水名。先秦曰衍水,汉称大梁水,唐曰梁水,辽又称东梁河,女真语曰兀鲁忽必剌(一作乌勒呼必喇),即今辽河支流太子河(辽代已有太子河之称,因燕太子曾匿此水得名。明作代子河、清作太资河)。有二源,南源出今辽

  • 何秋涛

    1824—1862清代著名学者。福建光泽人,字愿船。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授刑部主事。曾主讲保定莲池书院,代院长。喜治经史、小学,精于考据文学,边疆舆地尤所擅长。与时人张穆以学问文章相契合。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