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俺答汗传

俺答汗传

书名。据今发现的唯一蒙文抄本题称《名为宝汇集之书》,正文中又称作《介绍转轮王俺答汗生平的名为宝鉴之略传》、《天圣俺答汗之善行传记》,书末则称作《转轮王俺答汗传》,今通译作《俺答汗传》或《阿勒坦汗传》。作者佚名。约成书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或稍后,早于※《蒙古黄金史纲》和※《蒙古源流》。作者根据※俺答汗义子※恰台吉(达颜恰)记录的资料加上自己所闻撰成此书,体例为蒙文编年体传记。全书不分段,均用韵文,以押头韵的四行诗为其基本形式。以佛教开篇,简述成吉思汗以来佛教在蒙古地区传播的历史、达延汗的传略。中间详述俺答汗的生平事迹,包括北征兀良哈,西征畏兀特和卫拉特,南征明朝,庚戌之役,隆庆和议,兴建库库河屯(今呼和浩特),改宗佛教,迎请索南嘉措(第三世达赖喇嘛),青海仰华寺大法会,请栋科尔呼图克图至土默特传教等。后部叙述俺答汗去世后其子孙的活动,如迎请第三世达赖喇嘛至蒙古传教,三世达赖在蒙古入寂,欢送四世达赖云丹嘉措赴藏,翻译《甘珠尔经》等。末尾为作者后记。书中采用蒙古历、藏历和汉历的干支纪年。本书是迄今发现的有关明代蒙古的最早蒙文历史著作,书中实录性的资料,加上作者高度的史学、文学和佛学修养,赋予本书极高的学术价值。它是研究明代蒙古史、蒙汉藏关系史、蒙古佛教史、历法、蒙古语言和文学的珍贵文献。现公诸于世的唯一蒙文抄本原藏于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王府家庙内,1958年被发现后,收藏于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全书54页,两面用竹笔书写,计107面,页长34.6厘米,宽10.7厘米,每面约24行,多至28行,附有西乌珠穆沁旗王公世系,约抄写于顺治十五年(1658)以后。20世纪六十年代初,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学者珠荣嘎开始对本书进行整理和研究,1984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了其整理的蒙文排印木并附有抄本影印件。1991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其汉文译注本。本书的发现和公布在国际蒙古学界引起强烈关注,纷纷著文进行研究。1986年在呼和浩特召开了关于本书的国际学术讨论会。日本学者森川哲雄将其转写为拉丁文和译成日文,并作了详细注释,于1987年在福冈市出版了《<俺答汗传>研究》。本书的资料使明代蒙古史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猜你喜欢

  • 麻心俱

    即“麻星衢”(2098页)。

  • 打鱼水达达

    即“水达达”(424页)。

  • 休巴休玛

    苗族古歌。流行于湘西泸溪、古丈、吉首、龙山等地区。全歌约5千余行,包括开天辟地、人类起源、射日月,苗族的大迁徙,立村建寨三个大部分。内容有受汉文化或其他民族文化影响痕迹,如盘古、南火为人类祖先,果酥射

  • 丁发祥

    约1615—1694明末清初武术家。字瑞羽。河北沧州人。回族。少时弃文习武,拜师学艺,攻练拳术、摔跤等技。清康熙十五年(1676),北游燕京(今北京),力败称霸京师之俄罗斯二大力士,京师大震,声闻宫禁

  • 顺宁雄摩布朗族起义

    明宣德二年(1427)二月,雄摩等十五寨布朗族因不堪官府和土官的欺压和征索,聚众起义,杀顺宁(今云南凤庆)十夫长阿茂等并土兵80人。清廷发云南官军、大侯等4长官司及顺宁、鹤庆2府土兵,委都督同知沐昂等

  • 尉迟璥

    唐时西域于阗王。姓尉迟氏。天授三年(692)其父尉迟伏阇雄卒,武则天封其为于阗王。开元初(713或714)遣使贡马。卒后,十六年(728)唐朝复立尉迟伏师为于阗王。

  • 即“丘浮尤鞮单于”(593页)。

  • 黑水部

    靺鞨(勿吉)著名7部之一。因居黑水(今黑龙江)近旁得名。《隋书》等称其“在安车骨西北”,当在安车骨部东北,约分布在松花江注入黑龙江后至奇集湖附近的黑龙江南北两岸(一说在黑龙江下游),为7部中处最北者。

  • 阿悦贡

    ?—1386明代云南顺宁土官。布朗族。原为布朗族头人,洪武十五年(1382),归附明朝,明置顺宁府(治今云南凤庆),署府事。十七年,任知府,定租赋,立贡制。十九年(1386)卒,子勐哀承袭。

  • 赶年

    土家族民间节日。亦称过赶年。流行于鄂西、湘西、黔东北及川东南等土家族地区。每逢农历除夕前一天(腊月二十九日,小月二十八日),举行盛大节庆活动。相传古时土家村寨遭敌人进攻,时值春节前夕,遂提前一天匆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