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兀慎

兀慎

明代东蒙古右翼部落。明代汉籍亦译作“兀甚”、“偶甚”等。清代译作“乌古新”、“卫新”、“乌审”等。源于蒙元时期的※“许兀慎”。约明中期,该部分为东西两支,分属※鄂尔多斯和※蒙古勒津(满官嗔,后称土默特万户)。正德五年(1510),达延汗统一6万户,封三子巴尔斯博罗特为右翼3万户济农,直辖鄂尔多斯万户及属部,西支成为鄂尔多斯12鄂托克中的一营,由巴尔斯博罗特长子衮必里克继承,后被授予衮必里克第四子诺木塔尔尼郭斡台吉(华台吉),子孙世袭,驻牧于河套地区。明末被后金征服。清顺治六至七年(1649—1650),在鄂尔多斯设伊克昭盟六旗,该部称鄂尔多斯右翼前旗,即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乌审旗。东支被授予巴尔斯博罗特第三子兀慎打儿罕剌布台吉(拉布克台吉,俺答汗弟),子孙世袭。俺答汗占据土默特万户后,成为12土默特中的一营。驻牧于大同塞北的克儿(今黄旗海)一带。达延汗以后两支世系如下:

西支(属鄂尔多斯万户):

巴尔斯博罗特—衮必里克墨尔根(吉囊)—诺木塔尔尼郭斡台吉(华台吉)—库图克台彻辰鸿台吉(切尽黄台吉)—鄂勒哲依都齐达尔罕巴图尔(打儿汗把都儿台吉)—巴图台吉—萨囊彻辰。

东支(属土默特万户):

巴尔斯博罗特—兀慎打儿汗剌布台吉(拉布克台吉)—兀慎阿害兔台吉—兀慎歹成打儿汗打儿麻台吉—朝台吉—虎喇害气台吉。

猜你喜欢

  • 合赞

    ①(1271—1304)伊儿汗国第七代汗。蒙古孛儿只斤氏。※阿鲁浑汗长子。幼抚育于祖父阿八哈汗处,习蒙文、畏兀儿文。阿鲁浑在位时,承袭父原有封地呼罗珊、祃拶答而及剌夷、火木思。成宗元贞元年(1295)

  • 邓叔子

    ?—555南北朝时柔然末期西部首领。郁久闾氏。※那盖次子、※伏图弟、※阿那瓌叔父。率部居河套西北。北齐天保三年(552),柔然被突厥首领土门击破,可汗阿那瓌兵败自杀,部落四散,阿那瓌子庵罗辰拥众投北齐

  • 叭真

    1119—1192宋代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第一世※“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景龙金殿国”创建人。傣族。宋淳熙七年(1180,傣历542年),入主勐泐(今云南西双版纳一带),建“景龙金殿国”,

  • 休循州都督府

    唐代设置于西域地区的羁縻机构。高宗显庆三年(658),以拔汗那国渴塞城置。以其王为刺史,职位世袭。隶安西都护府管辖。

  • 孛术鲁德裕

    ?—1217金朝大臣。本名蒲剌都。隆州(今吉林农安)猛安人。女真族。孛术鲁氏。初补枢密院、尚书省令史,右三部检法、监察御史,迁少府监丞。章宗明昌(1190—1196)末,修北边壕堑,立堡塞,以功进官三

  • 木垒

    准噶尔地名。今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所在地。以地有河流环抱,故名。清初以前,向为准噶尔驻牧地。因为巴里坤西通乌鲁木齐孔道,为兵家必争之地,乾隆十九年(1754),清军拟出兵征伊犁时驻营于此。以地广宜耕牧

  • 绲戎

    古族名。又作昆戎、昆夷、犬夷、犬戎、畎戎等。商至西周,为※西戎之大族,春秋战国时为※西戎八国之一。原居秦晋,后迁居陇山西,与周族为邻。周“文王事昆夷”(《孟子》),双方时战时和。周穆王出兵征伐,关系破

  • 马邻翼

    1864—1938近代教育家。字振吾,或振五。湖南邵阳人。回族。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壬寅科举人。被选送日本留学。就读于“弘文学院”,研究教育。三十一年(1905)加入“同盟会”,年底回国,立志兴

  • 年四

    即“项崇周”(1569页)。

  • 强巴丹增

    ?—1914清代西藏喇嘛噶伦。藏族。光绪八年(1882),任孜仲,主持丹萨替寺修缮工程。十四年(1888)隆吐山战役,与彭康赛率万余乍丫兵,从拉萨起程赴援。二十三年(1897),任堪穷,筹备十三世达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