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再生仪

再生仪

又名“覆诞”。契丹族习俗。相传于遥辇氏阻午可汗时制定。惟皇帝与太后、太子及夷离堇得行之。每12年一次,甚为隆重。皇帝本命前一年季冬月,择吉日,预先于禁门北除地置再生室、母后室、先帝神主舆。于再生室东南,例植三岐木。届时,以童子及产医妪在室中。一妇人执酒,一叟持矢箙,立于室外。有司请神主降舆,致奠。皇帝出寝殿,至再生室,群臣奉迎,皇帝入室,释服、赤足,以童子从,三过岐木之下。每过,产医妪致辞,拂拭帝躬。叟击箙曰:“生男矣!”太巫幪皇帝头,群臣称贺。产医妪受酒,太巫奉襁褓、彩结等物赞祝。预选七叟,各立御名系于彩,跪进,皇帝选嘉名受之,赐物。群臣再进襁褓、彩结等物。皇帝拜先帝御容,后宴群臣。史评曰:“再生之仪,岁一周星,使天子一行是礼,以起其孝心。”(《辽史》卷53)行此礼时常伴有大赦。

猜你喜欢

  • 另记档案人

    清初旗籍※另户(正户旗人)内别立的一种旗人的名称。亦称别载册籍人。其人,具另册存照,介于一般正身旗人和旗仆之间,待遇略宽于开户人。来源大致有三大类:一是另户人中尚不明自身姓氏,缺少家谱之类以供稽考,“

  • 率宾江卫

    见“速平江卫”(1841页)。

  • 革兜

    见“仡兜苗”(572页)。

  • 坤帖木儿

    1377—1402明代蒙古可汗。或译琨特穆尔、衮忒睦尔等。孛儿只斤氏。※脱古思帖木儿(乌萨哈尔汗)孙,※额勒伯克汗长子。明建文元年(1399),父被瓦剌部领主乌格齐哈什哈所杀,遂于次年即汗位。因明、蒙

  • 西蒙古王公会议

    民国初年西蒙古王公反对库伦“独立”的会议。1911年沙俄策动外蒙古封建主宣布“独立”,遭到蒙古族各阶层的普遍反对。1913年1月23日,内蒙古伊克昭盟、乌兰察布盟13旗王公在归绥(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召

  • 左伊秩訾王

    见“伊秩訾王”(808页)。

  • 胡柳陂之战

    五代后梁与晋间战役之一。后梁贞明四年(晋天祐十五年,918)十月,晋王李存勖(沙陀人)谋逼大梁(今河南开封),自魏州率师次于杨刘(今山东东阿县东北古黄河南岸),略地至郓、濮而还,营于麻家渡(今山东鄄城

  • 鸡陵关

    参见“镇南关”(2511页)。

  • 百粤风土记

    书名。广西风土志。1卷。明谢肇淛(字在杭,福建长乐人,汉族)撰。是书为其在广西右布政使任内所作。成书于明天启二年(1622)九月。因广西古属百越地,故名。内容记广西山川、物产、民族、社会、历史等,所记

  • 阿訇

    波斯语音译。又译为“阿衡”、“阿洪”、“阿浑”等。原意为“教师”。在通用于波斯语的穆斯林中,是对伊斯兰教学者或教师的尊称。在中国为伊斯兰教宗教职业者的通称。常有教长、宗教首领、掌教之意。一般主持清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