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南诏野史

南诏野史

书名。明倪辂辑。1卷。约成书于万历十三年(1585)或稍后。倪辂为云南昆明县东庄人,嘉靖壬午(1522)科举人,曾任威远(今云南景谷)县令,留心滇史,采白文《白古通纪》(已佚)等书并参录诸汉文史籍编为是书。内容系统记述云南古史、诸古国、古部,备载南诏、大天兴、大长和、大义宁、大理国、大中国、后理国、大理总管世系,尤详于南诏和大理国、后理国史事,缀有明初纪事,掺杂民间传说和佛教故事等。对研究云南地方史、云南民族史、佛教史、民间文学有较多参考价值,可补正史记载之不足。成书后有多种抄本流传。经后人不断改订、增删后付梓,有3种主要刻本流行于世:明崇祯六年(1633)滇中阮元声改订本;清乾隆(1736—1795)间,湖南武陵人胡蔚增订本;其后浪穹(今洱源)白族王崧校理本(《云南备征志》本)。近年云南木芹集12种抄本、刻本作校注,以诸史志作笺证,加按语考述,于1990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南诏野史会证》,为研究者提供了最佳的版本。

猜你喜欢

  • 永淳抗租运动

    近代壮族农民运动之一。鸦片战争后,郁江流域壮、汉族地区土地百分之八十为地主阶级所据有,地租赋税骤增,农民穷困。清咸丰元年(1851)秋,广西永淳县(今属横州)十三屯壮族爆发大规模的抗租运动,选派黄可经

  • 大如者室韦

    唐代室韦诸部之一。亦称大如者部,后也将其与小如者室韦合称为如者室韦或如者部。由隋以前※北室韦分解而来。所在有三说:一说与小如者室韦分布在嫩江上游西岸支流甘河流域;或说在今呼玛河(旧作呼玛尔河)地区,也

  • 于寘

    见“于阗”(58页)。

  • 巴思阔山

    即“巴儿思阔山”(416页)。

  • 蒙古国子监

    元代中央教育机构。隶蒙古翰林院。秩从三品。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始立,置司业1员。初专教四怯薛(禁卫军)并各爱马(封邑)官员子弟。二十九年,准国子监例,置祭酒、司业、监丞等官职。执掌学之教令和监务

  • 褚库

    ?—1675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萨尔图氏。先世居札鲁特,后徙居叶赫。天聪间,从围大凌河明军,征大同,破万全左卫,论功授都尉世职,赐“巴图鲁”号,授佐领兼参领。崇德三年(1638),任吏部理事官。顺

  • 曲松

    参见“三教理”(50页)。

  • 投壶

    高句骊族民间流行的一种游戏。据《礼记·投壶》载,此本为中原古人宴会时的礼制,也是士大夫的一种游戏,源自春秋时代,后高句骊族社会中盛行。其法是以特制的盛酒的壶口为目标,在席者离壶5—9尺外,依次以矢投掷

  • 大侯御夷州

    云南土司名。宣德四年(1429,一说三年,1428)置。辖境为今云南云县及附近地区。元时曾为麓川路辖地。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一说永乐元年,1403),析麓川平缅宣慰司地置大侯长官司。宣德四年(1

  • 北魏思皇帝

    见“拓跋弗”(13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