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荷
契丹语音译。“通好”、“和好”之意。参见“斡勒”(2314页)。
契丹语音译。“通好”、“和好”之意。参见“斡勒”(2314页)。
元代岭北行省三驿道之一。“木怜”蒙古语意为“马”,即马道。起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西南的第二站,李陵站由此向西入和林驿道,经兴和路、大同北境,由丰州西北甸城谷出天山(今大青山),经净州、沙
即“克孜尔千佛洞”(988页)。
汉语称“本地黎”。黎族一支系。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白沙县境。以农业为生,农作物主要有稻米、玉米、薯类,解放前园艺极不发达。手工业有纺织、编织、制陶等。过去男子服饰极简单,下身仅围一块腰布,也有穿上衣和裤子
①辽封爵。应历十九年(969)太平王罨撒葛进封。统和十二年(994)北府宰相韩德让(二十二年赐名耶律隆运)受封。开泰元年(1012)耶律隆祐自楚王改封。重熙四年(1035)南院枢密使萧朴赠封;六年,南
546—607北周、隋朝大臣。字公辅。河南洛阳人。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魏钜鹿太守宇文直力勤孙,北周岩州刺史宇文珍之子。博学多通。初为周礼部上士,奉使邓至及黑水、龙涸诸羌,招降30余部。及还
见“亦里察河卫”(874页)、“亦力察卫”(872页)。
论著。有关贵州古国考辨。1篇。元马端临(约1254—1323,字贵与,今江西平乐人,汉族)撰。内容据史籍考证古夜郎国所在地望、社会、习俗等。认为古夜郎国的中心在今贵州,发展到隋唐时期被称为牂柯蛮、东谢
哈萨克汗。又译额什木汗、伊希姆汗。※契晏依汗子,※塔吾克勒汗兄弟。1598—1628年在位。初随塔吾克勒汗率10万军进入河中地,占领阿合锡依、安集延、塔什干、撒马尔罕等城。后又统两万士兵留守撒马尔罕。
即“吴提”(1072页)。
见“桑植上峒长官司”(19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