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吉林将军

吉林将军

全称为“镇守吉林等处地方将军”。清代吉林地区军事和行政的最高长官。武职从一品。初驻旗军于重镇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顺治十年(1653),以宁古塔驻防官改称为“宁古塔昂邦章京”。康熙元年(1662),续改称为“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十五年(1676),移驻乌喇城(今吉林省吉林市)。乾隆二十二年(1757),终改称为“镇守吉林等处地方将军”,省称本称。衙设户、兵、刑等司,置主事、笔帖式诸员,办理所属事务。所属设副都统、协领、佐领、防御,骁骑校等官,管理境内满洲、蒙古、汉军、锡伯等旗户以及“打牲之部”,统辖全境八旗官兵12000余人,又兼辖民厅3:吉林厅、伯都讷厅(今吉林省扶余县境)和长春厅。辖境东北至乌苏里江以东达海及沿海诸岛屿,又混同江(黑龙江下游)以北至海。光绪三十三年(1907)废。

猜你喜欢

  • 虎都铁木禄

    元朝将领。又名刘汉卿。哈剌鲁氏。※铁迈赤子。好读书,多结交士大夫。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随丞相伯颜攻宋,十三年,下宋都临安(今杭州),受命入宋宫,护帑藏。授忠显校尉、总把,转昭信校尉。二十二年,

  • 木里吉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亦作默尔根卫。永乐七年(1409)三月,与葛林等10卫同时设立。辖黑龙江省嫩江县墨尔根江流域。宣德十年(1435)十二月,该卫等女真指挥打剌哈等入朝贡马,赐彩帛等物。

  • 旧时云南德宏傣族土司在梁河阿昌等民族地区所设的一级行政单位。与※“㽘”相似。下辖5至8“挡”,每“挡”由一个较大的村寨或若干小村寨组成。由土司直接任命一名撮头,负责所辖各“挡”公共事务和

  • 圣王

    渤海人对其国王的称呼。渤海民在不同场合对其王使用不同称呼:民间俗称“可毒夫”,笺表书“基下”,而当面则呼“圣王”。

  • 布壮

    壮族自称,意为“壮人”、“壮家”、“壮族”。详见“壮族”(888页)。

  • 赛骆驼

    蒙古族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流行于内蒙古西部阿拉善一带。河西地区自古以盛产骆驼著称,成吉思汗征服该地时就曾获得大批骆驼。骆驼是牧民乘骑和驮运的必备工具,后逐渐发展为该地的一项民间体育活动。通常在每

  • 十设

    见“十姓”(8页)。

  • 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

    书名。俄国尼·维·鲍戈亚夫连斯基著。1906年圣彼得堡版。该书是作者在新疆俄国领事馆工作时所收集情报编纂而成。全书41章,23万余字。书中对新疆山川、河湖、自然景观、民族变迁和习俗、城村生活、工农业生

  • 德毅忱

    见“德钦一心诺尔布”(2523页)。

  • 旺布

    ?—1742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一等台吉※巴朗长子。康熙三十一年(1692),父卒,次年,袭札萨克一等台吉。三十五年(1696),扈从康熙帝征准噶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