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周书

周书

纪传体断代史书。隋唐之际令狐德棻(583—666)等撰。50卷。德棻为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县东南)人。关陇贵族,北周大将军令狐整孙。随李渊建唐,官至礼部侍郎、国子监祭酒,弘文馆、崇贤馆学士。颇有文名,曾多次参加官书编写。贞观年间,与岑文本、崔仁师合著此书,于十年(636)告成。主要取材于西魏柳虬的国史“宇文周书”及隋牛弘《周史》,旁及家状资料。包括纪8卷,列传42卷,凡50余万字。记述从534年东西魏分裂,经556年宇文代西魏,至581年杨坚代周为48年的西魏、北周史。是研究以拓跋鲜卑元氏为主之西魏及以宇文氏为主所建北周历史基本文献之一。本纪、列传中包含了大量民族史资料,许多鲜卑、匈奴、胡羯人物都立专传叙述。尤其上下两卷《异域传》,上卷记载高丽、百济、蛮、僚、宕昌、邓至、白兰、氐、稽胡、库莫奚;下卷叙述突厥、吐谷浑、高昌、鄯善、焉耆、龟兹、于阗、哒、粟特、安息、波斯等历史,内容涉及政治制度、各地物产、风俗习惯、朝聘往来、道路远近等,从中可了解少数民族和中外交通、商业情况。其中突厥、胡稽历史首见于此传。惟取材欠广,考订较疏,对统治者曲笔虚美有甚于其他南北朝史籍。书传至北宋,全缺18、24、26、31、32,共5卷;残缺卷21、36及卷6、39,共4卷。今本系北宋林希、王安国按《北史》及《高氏小史》等书配补。现有南宋刻元明递修本、明万历间南北国子监本、汲古阁本、武英殿本、百衲本等,1971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

猜你喜欢

  • 则例馆

    清官署名。为专门修纂理藩院则例的部门。乾隆以前未专门设馆,嘉庆十六年(1811)四月,奏请开馆。由院司员、笔帖式内拣补纂修官4员,校对官8员,翻译官、誊录官各10员,由书吏,贴写书吏内拣选供事20名,

  • 屠耆王

    匈奴官名。位仅次于单于。匈奴谓“贤”曰“屠耆”,意为“贤王”。冒顿单于(前209—前174年在位)时始置,分左右,由单于子弟充任,其号世袭。左屠耆王辖匈奴东部,南与汉上谷郡(今河北怀来县一带)相对,东

  • 阔出

    ?—1236蒙古国皇子。又译曲出、斡赤、阔除。孛儿只斤氏。太宗第三子。曾被定为汗位继承人。太宗七年(1235),蒙古军三道攻宋,率军取中道,拔枣阳,徇襄、邓,入郢,掳人口、牲畜数万而还。次年冬卒于军。

  • 平乐道

    古政区名,相当于县。氐族聚居区。西汉置,属武都郡(治今甘肃西和县南)。为※十三氐道之一。治所在今甘肃康县西北平洛镇。东汉废。

  • 任雅

    渤海王国大臣。一作任雅相。渤海国第二世王※大武艺舅父。唐开元十四年(726),大武艺以黑水靺鞨违惯例,请唐官不事先见告为由,派其充大门艺副手,率兵攻黑水靺鞨。至边境,大门艺因一再劝阻武艺勿用兵,武艺欲

  • 石抹世绩

    ?—1234金朝大臣。字景略。咸平路(今辽宁开原东北)酌赤烈猛安莎果歌仙谋克人。契丹族。石抹氏。抚州(今河北张北县)刺史石抹元毅之子。幼勤学,为文有体裁。章宗承安二年(1197),以父死王事,收充侍仪

  • 屯把总

    官名。清乾隆时(1736—1795),在四川省松潘、杂谷脑等藏族地区所置世袭武职小土官,以当地头目充任。又称土弁,秩正七品。归屯守备统领,平时掌管本支系事务,战时,随上司助官军作战。其承袭、革除、升降

  • 笪?

    清代女书画家。字芝田。江苏丹徒人。回族。清初书画家笪重光孙女。承家传,工书画、善白描人物;书遒劲有法,一洗闺阁纤弱之态。

  • 打哄格布喷

    僜语音译。西藏察隅地区僜人的一种熊皮挎包。包为长方形,用熊头部皮子缝制,熊的双眼用在包面上,两耳留在包盖上,背带用上百枚钱币串结而成。背时挎左肩,包袋部垂至前身右腿处。实用装饰用途兼有。旧时富人家庭男

  • 金末帝

    见“完颜承麟”(11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