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和硕贝勒

和硕贝勒

清代爵位名。满语音译“和硕”意为“四方之方”、“楞”,四角之“角”,“贝勒”源于金代官爵“勃极烈”之汉文异写,意为“高官”;“和硕贝勒”即一方之高官。明代“建州三卫”和“扈伦四部”等有地位的大酋长,多“自称贝勒”。清太祖努尔哈赤建国称帝时,初封四大和硕贝勒,即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后增岳讬、多尔衮、阿济格等计八和硕贝勒。皆为最高品级,专主一旗之事,权力极大。崇德元年(1636),皇太极厘定爵位,顺次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和硕贝勒等,被降为第三等爵位。因仍主一旗之事,故亦称“固山贝勒”或“旗主贝勒”。

猜你喜欢

  • 完颜石柱

    ?—1283元朝将领。女真族。完颜氏。同州管民达鲁花赤完颜拿住子。宪宗时,袭父职为征行千户,总管八都军。宪宗九年(1259),从忽必烈征合刺章,随都元帅纽璘攻马湖江。世祖中统二年(1261),授征行万

  • 亦攀丹

    ?—1446明安定卫王族。又作亦板丹。蒙古族。元朝宗室后裔,安定王卜烟帖木儿孙。初,父撒儿只失加被族人所杀,流寓灵藏(今四川邓柯县境)。永乐十一年(1413),率属进京朝觐,袭安定王爵,自是朝贡不绝。

  • 大宋建筑隆兑州摩崖碑记

    古碑刻。北宋李彦弼(奉议郎权通判桂州)撰文。刻于政和五年(1115)。碑高3.66米,宽4米。正文真书,左行竖刻,字径8.3厘米,计1820字。内容首述邕州所处的重要地位及形势、物产、民风等,次述建置

  • 基华汗国

    见“花剌子模”(999页)。

  • 马依泽

    921—1005宋代天文学家。号渔叟。西域鲁穆国(今小亚细亚地区)人。信奉伊斯兰教。精于历算。宋太祖建隆二年(961),来中国居汴(今开封),将鲁穆文字姓氏音译为汉字马依泽,遂以马为姓。因用周显德钦天

  • 闽濮

    古族名。即缅濮。见《华阳国志·南中志》。是今孟高棉语系布朗、佤、德昂等族的先民。汉晋时期与古濮人(永昌濮)、百越人及其他种人交错居于云南永昌郡(治今云南保山市,后移耿马),相当于今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

  • 蛮子台

    元代蒙古将领。又译蛮子带。孛思忽儿弘吉刺氏。※纳陈驸马之子。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兄帖木儿卒,2侄皆幼,袭为万户长,尚忽必烈汗女囊加真公主。成宗元贞元年(1295),封济宁王。因擅杀罪人,受御

  • 完颜永成

    ?—1204金宗室、大臣。亦作允成,本名鹤野,又名娄室。自号乐善居士。女真族。完颜氏。金世宗子。自幼爱读书,晚年益醇;博学,善为文,有文集行于世。世宗大定七年(1167),始封沈王。十一年,进封豳王。

  • 东丹

    东丹国的省称(510页)。

  • 埃文基

    见“鄂温克族”(20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