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哈失卫

哈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将此卫与嘉靖间所设哈儿速卫,皆作哈尔萨卫。

猜你喜欢

  • 伊斯堪达尔

    ?—1811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吐鲁番人。札萨克郡王※额敏和卓第五子。乾隆三十一年(1766),从兄鄂罗木咱卜赴伊犁办理屯田事宜。三十八年(1773),叙功,获孔雀翎,五品秩。四十一年(1776),

  • 察哈尔省

    参见“察哈尔特别区”(2479页)。

  • 孝成康靖皇帝

    见“耶律贤”(1302页)。

  • 粟特文

    记录粟特语言的文字。粟特语居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东伊朗语支。粟特在今塔吉克北部和乌兹别克南部,后汉书西域传所属康居属国粟弋,即粟特。粟特人喜经商,秦汉时期就在我国新疆、甘肃、内蒙、陕西等地活动。唐代在鄯善

  • 习列吉

    见“昔里吉”(1345页)。

  • 察布察尔大渠

    见“锡伯渠”(2364页)。

  • 逞加奴

    见“清佳努”(2109页)。

  • 佛宁

    见“猛安谋克”(2077页)。

  • 鸭绿江

    水名。一作鸭渌江。因水色若鸭头色而得名。汉称益州江、马訾水,晋曾曰箭(剑)川江,唐始见其名,亦别称洗袍河(传唐太宗征高丽过此,曾以江水洗征袍,因名)。发源于今吉林省东南中朝边境之白头山,流经吉林省长白

  • 西宁州土人

    土族的史称。明袭元用法。详“青海土人”(1281页)、“土族”(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