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商伯克

商伯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语源不详。一说来自托忒语“布”。因维吾尔人旧着输布于准噶尔,因以称其输粮赋之官。一说来自汉语,因其曾以纺织品向清朝政府交纳赋税,故称。职司征收粮赋。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四至六品顶戴。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制度”(1091页)。

猜你喜欢

  • 番僧源流考

    书名。有关西藏宗教史书。由驻藏帮办大臣钟方于道光二十二至二十四年(1842—1844)间编成此书。该书虽较简略,然在道光时,已属佳著。内容除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两大禅师世系外,尚有哲布尊丹巴、济咙、

  • 休屠王

    ?—前121?汉代匈奴诸王之一。休屠(屠各胡)人。领休屠部驻牧汉武威等西北边郡一带。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与昆邪王(浑邪王)等同为汉骠骑将军霍去病所败,丧师数万,匈奴“祭天金人”亦为汉军所获。惧

  • 邺县

    地名。战国魏置。晋为司州魏郡属县,治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后赵建武元年(335),上党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羯人石虎自立为大赵天王,自襄国(治今河北邢台市)徙都于此。青龙二年(350),冉闵(

  • 聚义兴

    商号名。清道光(1821—1850)末年,山西潘姓在内蒙古土默特旗萨拉齐开设的皮革商店。初主要经营生牛皮兼营车马、挽具、鞭梢、绳套及小件农具,后制作水、旱靴以熟牛皮制作,兼有防水、防冻性能,故一时成为

  • 出旗为民

    清代八旗汉军人等放弃旗籍编入民籍(或绿营)的称谓。与满、蒙官兵出旗外任民职或析入绿营为官充兵者不同。乾隆时,主要为解决满洲旗人生计而提倡此法,先京师而后风行全国各驻防地。其规定大致如下:(1)从乾隆七

  • 南宁州

    古州名。①北周以宁州改置。治所在味县(今云南曲靖西)。隋末废。唐初复置,武德八年(625),改名郎州,开元五年(717),复改为南宁州。天宝(742—755)后废。乃乌蛮、白蛮所居地。贞观(627—6

  • 哈八石

    1284—1330元朝官员。汉名丁文苑。回回人。祖居于阗(今新疆和田)。勘马刺丁次子。幼好学。仁宗延祐二年(1315),元朝首行开科取士,中进士。初任职固州,打击豪强刘丰益等,安定民生,领兵民修永定河

  • 吉兰泰盐池

    内蒙古自治区著名盐湖。位于阿拉善旗境内,面积约75平方公里。因盐质洁白、味甘、产量高,甘肃、山西、内蒙西部多食用之。向为阿拉善旗重要经济来源。以其地势平坦,湖中不能多积水,取法极简便。每年三至五月,俟

  • 三姓

    地区名。位于吉林省东北部。境域东西1780余里,南北450余里。东至东海之滨及库页岛(清末至乌苏里江东岸俄罗斯界),西连松花江南岸玛延河口宾州厅界,南接牡丹江(即瑚尔哈河)右岸锅葵山(即鸠梅芬山),北

  • 羌谷中

    秦汉时称西羌居地之名。参见“羌中”(11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