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圆明园护军营

圆明园护军营

清代御苑禁卫军之一。分为八旗、包衣两营,皆设于雍正二年(1724),统隶于总管圆明园八旗事务大臣。①八旗护军营,选派京城八旗官兵驻戍,初设为护军3000,以园为营。乾隆十二年(1747),增益京城八旗护军800,此后略加增裁。以守卫环园诸门、汛(设堆拨以守巡者:圆明园72,长春园20,绮春园15,熙春园4,清漪园5)共为124处。皇帝驻园,出入以警跸。设营总8人,正副护军参领各8人,委署护军参领32人,正副护军校各128人,以掌治营务。 ②内务府三旗(包衣)护军营,初设护军120名,以守卫圆明园西南门、绮春园西宫门等。设营总1人,正副及委署护军参领各3人,护军校9人,以掌治营务。该园所设马甲(骁骑兵),额数原寡,分别附入两营兼辖。咸丰十年(1860),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

猜你喜欢

  • 黎锦

    海南岛黎族妇女一种传统织绣工艺品。系取汉族地区之彩帛拆取色丝间以当地产的木棉纱线织之而成,有人物、山水、花鸟等各种图案,色泽鲜明灿然如画,其中以有金丝间错者为上,可作衾褥、幛幕等,宋代时就以其织工精细

  • 唐兀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元侍卫亲军中之一种。主要以唐兀(党项)人士兵组成。至元十八年(1281),以唐兀军士3千设卫,长官为指挥使,秩正三品。负责守卫大都城(今北京)健德、和义、肃清3门。设门尉3、儒学和蒙古学教授各1。也被

  • 贝珠衣

    亦作“织贝衣”。旧时台湾高山族泰雅人制作的一种服饰。是用一种砾磲贝切成细片,磨成细小贝珠,然后将珠穿缀成一串串,缝饰在麻布衣或裙上,故称。一件贝珠衣通常缀有数万颗贝壳珠,颇具特色。

  • 彭宏澎

    明末清初湖广永顺土官。又作彭宏澍。字海若,号潜玄。土家族。袭职为永顺(治今湖南永顺县东南)宣慰使。明崇祯五年(1632),加授总兵关防。南明福王朱由崧弘光元年(1645),亦以总兵关防授之。唐王朱聿健

  • 霍尔

    又称伙尔、呼尔。藏语音译。意为“盖住”。源于7—8世纪时“胡”的音译。 ①藏文古籍对黄河以北游牧民族回鹘、蒙古等的通称。 ②藏族对居住在青海土族的专称。12世纪以前,吐蕃人称吐谷浑为阿柴。12世纪后称

  • 海北

    地名。位于青海东北部、青海湖以北。东南接互助、大通、湟中、湟源等县,西连海西天峻县,南与海南共和县隔湖相望,东北邻甘肃古浪、天祝、山丹、民乐等县。古为西羌地。汉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于今海晏县设西海

  • 刘熙

    ?—329十六国时期前赵太子。字义光。新兴(治今山西忻县)匈奴人。国君※刘曜子。光初二年(319),立为皇太子。六年,父欲废其而立刘胤,以群臣谏请,作罢。十一年,前赵为后赵石勒所败,父被执杀。次年,与

  • 沈阳状启

    书名。为记载清崇德二年(1637)二月至顺治二年(1645)二月,朝鲜王世子李��、二王子李淏和侍臣们留居沈阳被作人质时,随行的侍讲院宰臣、讲官等向朝鲜承政院呈送的报告汇集

  • 石抹元

    金大臣。字希明。懿州路(治今辽宁阜新县东北)胡土虎猛安人。契丹族。石抹氏。幼孤。初补枢密院、尚书省译史,历同知恩州军州事、监察御史、同知淄州军州事。善理案,平冤狱。改大兴府判官、沂王府司马、沁南军节度

  • 耶鲁

    契丹语,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县”,或“乡”)的名称。属辽道宗※太和宫。是宫下尚有一※瓦里名此。是词亦作人名,《辽史·圣宗纪》统和六年(989)十二月,“休哥献奚详稳(官名)耶鲁所获宋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