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翰部
亦称契汗、唾契汗。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鲜卑之一支。初为部落名,后以为氏。居罗川(今青海湖东),与罗川北之鲜卑乙弗部相近,风俗也同,其地多狼。早在南凉秃发乌孤继立前,即臣属于秃发鲜卑。南朝刘宋永初二年(西秦建弘二年,421),西秦征西将军孔子等率骑2万大破契汗秃真于罗川,获男女2万口,牛羊50余万头。秃真率骑数千西走,其别部树奚率户5千降西秦。参见“河西鲜卑”(1508页)。
亦称契汗、唾契汗。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鲜卑之一支。初为部落名,后以为氏。居罗川(今青海湖东),与罗川北之鲜卑乙弗部相近,风俗也同,其地多狼。早在南凉秃发乌孤继立前,即臣属于秃发鲜卑。南朝刘宋永初二年(西秦建弘二年,421),西秦征西将军孔子等率骑2万大破契汗秃真于罗川,获男女2万口,牛羊50余万头。秃真率骑数千西走,其别部树奚率户5千降西秦。参见“河西鲜卑”(1508页)。
渤海国宗王。末王※大諲譔(906—926年在位)时,官礼部卿。后唐同光三年(高丽国太祖天授八年,925)九月,与司政大元钧等率渤海民百户亡命高丽。次年一月,渤海国亡(一说在国亡后始投高丽)。
?—1125辽成安公主、西夏王李乾顺妃。契丹族。原为辽宗室女。辽代末年,天祚帝乾统五年(1105)三月,西夏遣使请婚,受封公主,下嫁李乾顺。八年(1108),生子仁爱。天庆二年(1112)六月,返辽朝
旧时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以父系血缘集团进行统治和自保的制度。大小凉山彝族奴隶社会没有出现统一的、完整的政权组织机构,诺伙(汉称黑彝)家支担当其职能。家支虽残存着氏族组织的外型和某些特点,但实质上已蜕变成奴
?—1832清道光朝湖南江华瑶族起义首领。湖南常宁县人。瑶族。道光十一年(1831)七八月间,与江华瑶族首领赵金龙策划推翻清朝统治,利用巫神符水为群众治病,策动瑶民参加瑶王赵金龙领导的反官府斗争,又深
唐时岭南地方机构。唐贞观朝(627—649)分全国为10道,其中岭南道辖今两广及越南北部地。后分岭南道为广州、桂州、容州、邕州、安南(交州)5总管府,统称岭南五管,由广州府都督统摄。其中桂州、容州、邕
犴皮上衣。参见“奈雅玛”(1351页)。
清代后藏地方官员。藏族。有才识、熟悉营务。光绪二十六年(1900)充当东科尔,帮仔琫公所书算。是年,补放七品管理帐房第巴。二十八年(1902),三十年,升补六品聂木营官。升补五品贡噶尔营。翌年,奏准补
清代青海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端达哈公旗。雍正元年(1723),辉特部贡格拒从罗卜藏丹津叛,率族众降清,并助剿叛军。三年(1725),授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下设1佐领。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年
元代行政区划名。隶甘肃等处行中书省。治所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唐为沙州,又为敦煌郡。宋仍为沙州,景祐(1034—1038)初,并入西夏。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蒙古军破之,隶成吉思汗孙拔都。世祖至元十
见“拓跋那” (1356页)。